在北京的日子里,上街吃饭是必须的。感受最深的是山西人真厉害,把刀削面馆开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高档的、中档的、低档的饭店,应有尽有。不得不说山西人精明,不单在金融行业做得风生水起,还把饮食文化推向了全国,较之江浙人的商品意识,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和朋友到街上吃饭,看到一家装修豪华的刀削面馆,便走了进去。面馆窗明几净,价格表图文并茂,另外还有一面墙上写有文字,专门介绍山西刀削面的渊源。很显然,他们在宣扬该店刀削面的正宗。服务员很热情,给我们端茶倒水,并介绍店里刀削面的特色。我和朋友一人点了一碗面。服务员接着推荐:“两位还需要什么?我们这里还有特色卤煮,有卤鸭腿、卤鸡腿、卤羊肉、卤蛋、卤豆腐。”我说,每人一个鸭腿、一个卤蛋。服务员满意地收起菜单,转身离去。很快,两碗面和要的卤煮端了上来。臊子是指头见方的五花肉丁,看着很诱人,吃着感觉还不错。一结账,面,每碗二十元,鸭腿十元,卤蛋一元,两份共计六十二元。我心里嘀咕:不便宜呀!
第二天,我们就走得远了一点,想找一家既便宜又好吃的饭馆,结果看来看去还是刀削面。不过这一家店面装修比较简单,操作间没有隔离,我被厨师的削面技术吸引。他把和好的面放在头顶,当然,头和面之间有隔离物。只见他左右开弓,片片“玉叶”准确地落在锅里。这哪里是在做面,简直是在表演杂技。怪不得有人写诗赞曰:“灶上锅前咫尺刀,削飞玉叶坠波涛。汤中幻化三千鲤,争跃龙门试比高。”于是我们便找了个座位坐下,要了两碗面、两个卤蛋。还好,味道不错。算账时价钱比昨天吃的少了不少,面每碗十元,卤蛋一元,总共花了二十二元。
河南人吃刀削面,吃着吃着就会感觉不舒服,一是吃多了腻,二是面厚,不好消化。还是河南的烩面和大碗面条来得得劲儿。可是上哪儿找河南的面食呀?一天,我们不经意间发现了一家郑州烩面馆,就在新华社后边那条街上,心中大喜。既然见到了,就要品尝一下。
河南烩面分好多种,典型的就是郑州烩面、三鲜烩面、南阳平顶山一带的生炝烩面。郑州烩面是比较上档次的滋补烩面,煮汤时放羊骨头,加入人参、枸杞、黄芪等中药材,真正的药食同源,让人食之不忘。郑州的三鲜烩面也属于高端的面食,鲜美的骨汤自不必说,加上海参、鱿鱼、竹笋和肥瘦相间的大块羊肉,吃起来真是别具风味。至于生炝烩面,强调的是鲜。加入葱、姜、蒜,爆炒羊肉,开水炝锅,然后直接下面,出锅后那个鲜味能紧紧抓住人的味蕾。听说这家店的生意一直很火爆。
今天,能在北京吃上郑州的滋补烩面,我很高兴。我和朋友一人一碗。嚯,那碗大得吓人,就是那种大海碗,份大量足,就我这饭量,一碗面勉强吃完。不得不说河南人厚道,花十多块钱吃一碗滋补烩面,能让你记住河南的面佳、人好。
常言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就说这吃饭,得天天往外跑,找饭店。可是,吃来吃去,还是吃不出家的味道。我总觉得,家常便饭才是日常生活。我不知道长期在外打工的人是什么感觉。
忽然有一天,我们在煤市街的门框胡同发现一家面馆——老家的大碗面。有意思,光看这招牌就吊人胃口。于是我们走了进去,一问,原来是河南驻马店一对中年夫妇开的面馆,专做大碗面条,有肉丝面、番茄鸡蛋面等各种面食。一问价格,我简直惊掉下巴,荤素热凉,都是五块钱一碗,现吃现做。我想,整个北京城都没有这么低的价格吧。后来我发现,来吃饭的大多是河南来的务工人员,也有图便宜的北京当地人,都是老顾客。我和朋友要了两碗肉丝面。亲眼看着老板炒肉生炝、下面。不一会儿,两碗热腾腾的肉丝面端了上来,仍然是大海碗。吃过以后,不由叹服,可真是有点家的味道——河南的家常饭。
我问老板:“人家大碗面都是十块、十几块,你卖五块,不赔钱吗?”老板说:“赔钱还不至于,少有盈余就可以。出门在外都不容易,都是老乡,算是给大家一个吃口热饭的地方。”
从面馆出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馆老板的话仿佛让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我不知道如何给这对中年夫妇定位,什么“高尚”“伟大”之类的词语,显然不适合。现如今,多少人都在挖空心思赚钱,可偏偏有一种人,现成的钱不赚,甘愿把为大众服务放在前头,这可能就是善性的本源,积善成德,可成大德。
我为在北京能吃到地道的河南美食感到高兴,更为纯朴善良的河南老乡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