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6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张亚敏:笃行司法为民 尽显责任担当

□记者 陈永团 通讯员 李书永

“让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是张亚敏当法官的初衷。自2005年到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以来,不管是在少年案件审判庭,还是在立案二庭,她都一如既往地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她有诉必接、有信必复,用担当作为践行司法为民誓言,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

逐奋斗之光 彰显法治的力量

张亚敏在刑事审判岗位上工作了16年,这一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一名刑事法官肩上责任的重大。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她的职责和使命。16年间,她共办理各类案件625件,不仅惩罚了犯罪,而且为被害者和被害者家庭伸张了正义,同时对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起到了极大震慑作用。

在办理一起重大刑事案件中,张亚敏十几次前往被害者家庭走访,积极为这3个家庭申请司法救助,呼吁法院干警捐款,尽力保护被害者的合法权益。后来,这一案件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维护“三留守”人员合法权益活动十大经典案例之一。

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法院的一名干警,张亚敏表示,面对司法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难题,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逐温情之光 传递法治的温度

在少年案件审判庭工作期间,张亚敏工作之余,常常带着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怀之情,走进周口各类学校,用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同时,她还带领学生走进法院,举办模拟庭审,让他们亲身感受法律的神圣。通过多次交流互动,张亚敏逐渐成为孩子们眼中亲切的“法官妈妈”。

到立案二庭工作后,张亚敏认为,自己既然可以在少年案件审判岗位上做孩子们的“法官妈妈”,那么在信访岗位上自己也一定能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她怀着深厚的感情开展信访工作,尽心尽责地接待每一名来访群众。接访中,她设身处地为信访人排忧解难,引导群众依法信访,以真诚和热情的态度赢得了信访当事人的信任。

张亚敏说:“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为民以真情,让每一起案件都蕴含司法温情,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逐坚守之光 延伸法治的深度

“信收到了吗?”“什么时间能给我回复?”等等,在立案二庭,张亚敏每天面临更多的是这些问题。

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张亚敏都一一耐心给信访人解释,语气缓和、态度诚恳、回复积极。张亚敏经常对庭里年轻人说:“群众来信来访都是因为遇到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了,信访的背后都带着群众对公平与正义的期盼和希望,我们必须要做到件件有回复、案案有回音,决不能敷衍塞责。信访群众有的不懂法,办案时我们可能想不到当事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他们既然提出来,我们就要去解答,把疑惑答清楚、把道理说明白,他们心里的疙瘩慢慢就消了,所以我们要耐心些,再耐心些。”2022年,周口两级法院化解信访积案工作受到省高院及市委、市政府表彰。

在接访和处理信访案件过程中,张亚敏还不断总结与研究,2022年11月,她参与撰写的《网络电信诈骗中“帮助取款行为”的定性与规制》荣获最高人民法院互联网刑事司法问题研究征文二等奖。她参与的课题《离婚案件中未成年子女抚养的实践困境和模式创新研究》被河南省法学会评为优秀课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张亚敏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在思考中成长、在担当中前进,用心用情投入到矛盾纠纷处理与公平正义维护中去,把对党的无限忠诚转化为对人民司法事业的执着坚守。②11

2023-12-06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19913.html 1 张亚敏:笃行司法为民 尽显责任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