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治卫
12月12日下午,记者在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见到刘天华时,他正带领工人包装干芝麻叶。虽然时下是农闲时节,但他依然很忙碌。“干芝麻叶绿色环保、清香可口。昔日的乡村季节菜,如今成了市民食用的解腻佳品,销售形势十分好。”刘天华拿着刚刚包装好的产品说。
今年52岁的刘天华,是商水县魏集镇许寨村村民,也是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种粮大户、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刘天华在学习中深刻地认识到,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就要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带领群众一起致富。
为此,刘天华着眼国情省情县情特点,着眼农业经营方式变革,着眼农民生活方式改变等,以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为目标,不断创新经营方式,探索形成了适应当地生产需要,深受小农户欢迎的生产服务模式,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稳定了“合作社+ 农户”菜单托管服务。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通过单环节、多环节和全程托管,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等生产服务,较好地解决了“谁来种地”问题,让小农户享受到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服务,促进了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扩大了“合作社+ 村集体+ 农户”整村托管服务。与11个村签订了农业生产托管协议,对约2.7万亩耕地进行全程生产托管。村集体负责监督、看护,合作社负责技术、管理和生产服务,在对贫困户免费基础上,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30%收入分成。这种模式提高了村集体参与积极性,破解了土地碎片化现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去年平均每村分红 3.5万多元。
拓展了“粮食银行”产后托管服务。以解决小农户粮食存放和增值为目的,开展粮食储存业务,一方面解决了农户储粮损毁严重、粮价波动风险和缺少粮食存放空间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卖出粮食变现资金,满足了合作社经营、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目前,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员有400多户,固定资产达2400万元;认证了4万亩绿色优质粮食产品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芝麻等,其中土地流转面积6000多亩,托管土地3.44万亩,辐射带动周边5个乡镇30多个行政村4000多户农户,平均每亩托管收益比一般农户多570.5元。
“下一步,我将紧紧依托国家的好政策,乘着乡村振兴、农业强县的东风,继续发展壮大合作社规模,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力度,让农民变‘股民’,土地变资产,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刘天华信心十足地说。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