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3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苏老师催贷记

□记者 付永奇

“苏老师,我想为弟弟还清贷款,手续怎么办?”“你弟弟叫什么名字?”“王辉辉!”昨日上午,刚上班,电话就响起来。

听到这个名字,苏振东长出一口气。

苏振东是商水县教体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为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和回收工作,他和同事没少想办法。10年间办理助学贷款15.65万人次,总额13亿多元,贷款人数和发放金额年年居全省第一,连续9年还款实现“零逾期”,这些数据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众里寻他千百度,终于柳暗花明了!”提起王辉辉,同事们感叹道。

王辉辉2018年西南大学毕业,入学时办理了每年8000元的助学贷款,2020年开始分期还贷。今年,还款正常的他突然失联,其家人也联系不上,这让工作人员一筹莫展。山穷水尽时,苏振东拨通西南大学的电话,打探那一届的校友群、班级群,最终找到了王辉辉。原来由于母亲去世父亲再婚,王辉辉不愿与家人联系,更换了手机号码。“国家帮我完成学业,我一定言而有信,知恩图报!”虽然面临创业压力,王辉辉仍当即还清今年的本息,并承诺提前还清全部贷款,以免再忘记还款。

放得出,收得回,助学贷款工作才能良性循环。商水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宣传到位,办理方便,助学贷款很受群众称赞。但由于贷款时间跨度长,学生流动性大,联系方式多变,收贷工作量很大。

“苏老师,我是张冰冰,今年应还的贷款已经提前还完,感谢您对我的帮助。给您寄些当地特产,请查收……”

电话婉拒张冰冰后,苏振东想起去年向她催贷时的情景。

张冰冰的父母是农民,依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她毕业后没找到合适工作。去年冬天,她的母亲突患脑梗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因疫情无法外出挣钱。接到提醒还款电话后,她失声痛哭,到期的6000多元贷款还不上将影响个人征信。仔细了解情况后,苏振东鼓励她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并为她垫付应还的贷款。知书达礼的张冰冰在疫情放开后立即到浙江务工,每月领到工资后,第一时间向苏振东转款1000元。今年7月份还清借款时,想多转600元当作利息,被拒绝。

“这个贷款是国家惠民工程,受助大学生都很诚信、很感激!”苏振东告诉记者,今年商水县提前完成所有到期贷款偿还任务,在全省各县市区中率先实现到期欠款全部“清零”。②6

2023-12-23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21277.html 1 苏老师催贷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