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2日
第04_05版:专题 PDF版

沈丘县教育振兴春潮涌

记者 高洪驰 通讯员 李春阳 文/图

▲自2022年始,沈丘县每年召开一次全县教育振兴大会和教育振兴推进会。会上,对教育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隆重表彰,在社会上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沈丘纬二路幼儿园,占地面积10亩,投资2316万元,设计15个教学班,新增学位450个。

沈丘县第二初级中学,占地面积75亩,总投资约1.43亿元,设计60个班级,新增学位3000个。

正在建设中的沈丘第二实验中学(东城实验学校),总投资约1.44亿元,项目规划总占地5.0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含教学区、办公区、体育活动区、后勤及生活用房,设计60个教学班,可容纳3000名学生。

核心提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沈丘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省、市工作要求,坚持把教育事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深入实施教育振兴战略,全面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持续提升教育质量,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求,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增量提质、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高位谋划 统揽布局

沈丘县围绕市委提出的“未来文化生态宜居之城”总体定位,紧扣“三高一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全域国土美丽)要求,确立了“三年领跑全市第二方阵,争取进入第一方阵”发展目标,树立了“教育资源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教育用地只能扩大不能缩小、教育投入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城乡教育一盘棋”的发展理念,明确了“实施教育振兴工程”的具体路径,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沈丘县教育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教育振兴工作的集中领导。该县出台了《沈丘县教育振兴行动意见》《沈丘县名师、名校长培养,名校创建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坚持每年召开教育振兴大会,深入推进教育“133工程”,“1”是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建设美丽校园;第一个“3”是开展名师、名校长、名校培育工作,完善教师教育培养机制;第二个“3”是开展校歌、校徽、校训创作评选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教育振兴工程各项措施持续有效落实,着力构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深化改革 优化资源

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该县根据县域生源流动趋向,投资17.84亿元新建和扩建城区中小学校18所,新增学位2.3万个,撤并50人以下教学点147个,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74所;2024年,城区拟建学校5所,新增学位6600个,基本满足群众就近入学需求。优化幼儿教育布局。该县投资2.03亿元,新建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8所城区公办幼儿园,升级改造52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全县幼儿“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该县采取“名校+新建校”“名校+薄弱校”“名校+乡村校”等方式,组建紧密型、项目型、联盟型教育集团46个,共建共享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该县通过校内聘任、跨校竞聘、组织调剂等方式,破除岗位交流壁垒,打通教师流动的“最后一公里”,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累计参与交流9073人,其中,跨乡镇交流教师800人,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有效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开展农村教师待遇改革。该县建立“三圈两标准”倾斜制度,按照学校距离县城和乡镇的远近,将全县乡镇划分为四类,每个乡镇又划分为两个标准,按照每人每月200至600元的标准,差异化发放农村教师生活补贴,有效调动农村教师教学积极性。

奖罚并重 凝聚合力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沈丘县坚持运用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相结合的监督考核机制。一方面,加大教师激励奖励力度,充分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2023年,该县拿出资金320万元,重奖31个教育先进集体和547名先进个人,在社会上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建立中小学校长公开选聘机制,通过择优推荐、拔尖人才破格使用等措施,配优配齐学校领导班子队伍。从优秀一线教师中公开选聘校长、副校长,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打通教育人才上升通道。新安集镇中心小学教师周慧在全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实现全市历史性突破,2023年9月份被破格提拔为纬二路小学副校长。另一方面,实行校长末位淘汰制度,对中小学校长进行学期考核,真正让能者上、庸者下、优者奖、劣者惩,树立“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快干慢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倒逼学校管理者提升管理学校的能力。2023年高考中,该县600分以上考生比2022年增加360余名,创下了历年来的高考之最。持续整顿不正之风,严查教师“节奏慢、态度混、纪律散、认识浅、作风浮、行为懒”方面的突出问题,对消极懈怠、萎靡不振的教师职工旗帜鲜明地“亮剑”。2023年秋季开学季,该县公开选拔中小学校长5名(沈丘高中校长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副校长12名,末位淘汰校长12名,交流轮岗教师253名,对落聘的3名教师开展全周期的跟岗学习。

综合施策 提升品质

该县实施名师、名校长、名校“三名”创建工程,每年评选教学名师20人、名校长20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10个;开展名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双名”工作室创建行动,累计建设名班主任工作室32个、名师工作室15个,为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促进了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实施教师“国培”“省培”计划,让教师走出去开拓视野、更新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3年来,累计培训教师2.1万人次。

该县坚持开展校长论坛、校长讲校、班主任讲班活动,采取结对帮扶、示范引领、协同研修等方式,让名校带弱校、名校长带普通校长、名师带青年教师。开展教育质量评估,邀请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专家“把脉问诊”“开方下药”,为全县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提升计划,推进沈丘高中、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打造品牌学校,支持沈丘县第二高级中学打造“学科特色”高中,扶持沈丘县第三高级中学打造“职普融通”高中,鼓励长安高中和县直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形成“一校一品牌”的生动格局。实施特色教育发展行动,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爱好,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特长,真正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沈丘县三里井小学致力于围棋课程研究,在学校内开办围棋课堂,获“全国围棋特色学校”荣誉称号。槐店镇颍水中学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槐店文狮子”引进校园,成立文狮舞社团,成为沈丘县首家武术表演示范学校。

开展“美丽校园”创建活动。该县开展校歌、校徽、校训创作评选,“校园农田”建设等系列活动,在校园栽种乔木、花卉4万余株,创作校徽、校歌和校训208组,打造“校园农田”352处,创建市级特色校和示范校161所。

办好教育,事关发展之本、民生之基。下一步,沈丘县将锚定“教育振兴”战略不动摇,着力补短板、强基础、育特色、上水平,持续做好教育振兴的时代答卷,力争用3至5年时间,进入全市教育一类方阵,实现“豫皖两省边际教育强县”目标。

2024-01-02 记者 高洪驰 通讯员 李春阳 文/图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22862.html 1 沈丘县教育振兴春潮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