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8日
第05版:商水新闻 PDF版

“阳城胡同长”展现基层治理大作为

□记者 马治卫 通讯员 徐超

日前,在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三零”创建工作会议上,商水县阳城街道推行的“胡同长制”被省委政法委表彰为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近年来,阳城街道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努力将基层小网格做成服务群众的大舞台,全力塑造“阳城胡同长”基层治理品牌,把网格化管理作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坚持高位推进

实现基层治理网格化

阳城街道坚持把网格化管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加快建立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高效运行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建立组织体系。阳城街道成立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下发《阳城街道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方案》,实行逐级管理、分级报告制度,为“胡同长制”的推行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划小网格单元。阳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组织领导延伸到“网”,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格”,将辖区划分为18个大网格、314个微网格,实现网格全覆盖。

注重能力提升。为推进网格化管理,阳城街道定期对网格长、微网格长(胡同长)进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网格长、微网格长(胡同长)的工作能力。

创新“五项机制”

实现队伍管理规范化

为加强村胡同长队伍规范化管理,阳城街道指导各行政村制定胡同长“五项机制”,即推选机制、工作机制、积分机制、激励机制、退出机制。

阳城街道通过群众推荐、干部举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共选出胡同长314名。严格执行胡同长退出机制,结合胡同长工作开展情况、胡同长量化积分考核办法,对工作态度不端正、积分排名落后的胡同长进行谈话,谈话无效的依照退出机制进行调整,做到胡同长选自于村民、服务于村民。目前,该街道已调整胡同长50余人。

明确“五员”职责

实现工作任务清单化

阳城街道立足“基层治理、一网统管”,把网格化管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零”创建、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胡同长积极参与,全力当好“五员”。

当好农村人居环境的管理员。胡同长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清理杂物、清运垃圾,保持胡同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当好“三零”创建的助理员。在排查出矛盾纠纷、安全风险隐患后,胡同长及时上报村委会,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确保胡同内“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

当好乡风文明的宣传员。胡同长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引导群众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

当好产业发展的示范员。胡同长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学习致富技能,争当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就业增收。

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胡同长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为群众排忧解难,全力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强化激励保障

实现工作推进常态化

阳城街道坚持把考核奖惩作为建立网格化管理工作长效机制的有力抓手,不断创新网格化管理方式方法,细化奖惩办法,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好的基层治理队伍。

营造浓厚氛围。阳城街道为胡同长统一配备服装,在各行政村显著位置设置胡同长展示墙,明确胡同长的权利和职责。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对优秀胡同长进行宣传,让其有荣誉、有口碑、受激励。

强化资金保障。阳城街道各行政村设立爱心超市,对优秀胡同长给予物质奖励,成立胡同长管理基金,确保“胡同长制”长效运行。

严格督导考核。阳城街道将各行政村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成立督查组,不定期对各行政村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奖优罚劣。

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围绕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社会民意三项内容,阳城街道建立胡同长动态排查与上报、村党支部定期研判与化解、街道办事处协调解决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为群众排忧解难。定期与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四会”成员联动开展入户宣传活动,规范村民行为,强化基层德治支撑作用。

据悉,阳城街道推行“胡同长制”以来,辖区内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及越级信访事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电信诈骗案件发生率大幅下降。阳城街道先后获得全省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先进单位、全市“三零”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全县“三零”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24-01-08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23444.html 1 “阳城胡同长”展现基层治理大作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