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8日
第04版:特刊 PDF版

龙湖畔“枫”景正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黄集乡调动多方力量到蔡洼行政村地头确认3户村民的地边。

淮阳区委书记张建党(左一)开展实地调研。

城关回族镇从庄行政村讲理堂调解现场。

核心阅读

淮阳是一个具有厚重文化记忆的城市,是一座历经千年还生机勃勃的城市。近年来,淮阳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认真贯彻落实“控新治旧、标本兼治”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细化措施,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以平安村(居)、企事业单位创建工作为切入点,着力化解群众身边因上访、事故、案件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以实际行动和工作实效提升基层长效治理水平,形成了平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如今,龙湖畔,千年古城,一幅美丽和谐的“枫”景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2023年以来,淮阳区郑集乡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着力网格联建,深化治理根基;聚力多方联动,汇聚治理合力;发力阵地联用,搭建治理平台;汇力隐患联防,护航治理进程;致力平安联创,激活治理动能,探索出了一条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打造上下贯通“指挥链”。郑集乡着力延伸党建触角,践行“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网格机制,建强“党建+网格”基层治理模式。郑集乡结合市域社会化治理试点,实施“党建+网格”基层治理模式,建设全科网格,实施党员联户制度。目前,郑集乡划分专属网格4个、四级网格77个,设置22名网格长、77名四级网格员、261名村级网格助理,实现了村党支部在基层治理上的全覆盖。郑集乡坚持“专群结合、以专带群”,形成以“一格一员一助理”为主体,群团力量、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多元参与的网格工作队伍。郑集乡明确规定网格员职责任务、考评要求,充分发挥网格员的治安信息员、矛盾调解员、普法宣传员、人居环境监督员、急难险重应急员作用,形成“有事找网格员、服务到家门口”的良好局面。

升级扩容服务“朋友圈”。郑集乡聚力化解急难愁盼问题,多方联动,建强党员“双报到”、群团助推、志愿服务机制,汇聚多元共治的强大合力。郑集乡用活党支部联建机制,推动驻村工作队、消防站、警务室、卫生室、法律服务站等平台阵地工作人员下沉乡村一线,报到在乡村、服务在网格。郑集乡借助群团组织网络,针对性开展法律援助、居家养老等服务活动,建立起切口更小、反应更快、触角更灵的服务体系。点亮“志愿红”,服务进乡村。郑集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每村发展一支文艺队、一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文艺表演、义诊义剪等活动,壮大“红马甲”队伍。

搭好综合治理“大平台”。郑集乡发力阵地联用,整合乡村两级力量,建强综合治理主阵地,不断提升全域治理效能。郑集乡建设乡级综治中心、村级社会治理研判室,完善综合协调、矛盾调解、群众接待、治安防控、调度指挥等服务功能,通过民事民办实施乡村安防工程,安装“雪亮工程”摄像头1270个、路灯6700盏,增强了全域集成调度能力,打造社会治理“综合体”。郑集乡大力推进警务前移工作,依托“一体化”警务室,建立“社区民警管片、专职辅警管村、网格员管点”三级管理模式,明确“一村一警”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落实驻村民辅警一人一辆电动车、“工资+驻村补助+奖励”待遇保障,聘任网格员为治安管理员,持续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郑集乡实施警务室、社会治理研判室与讲理堂融合共建,组织人民调解员、驻村民辅警、网格员、法律顾问、乡村干部和“五老”人员参与矛盾纠纷调解,通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及时化解纠纷。

丰富风险化解“工具箱”。郑集乡持续深化“三零”创建,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推动治安联防、矛盾联调、平安联创、隐患联防,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郑集乡对纳入台账管理的矛盾纠纷等风险问题,实施红黄蓝三级预警,进行“一张图”实时监控。郑集乡建立以网格调解为先导、以调解室调解为依托、以专业律师为支撑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按照网格员就地化解、讲理堂百姓调解、政法委员牵头多元联动调解的步骤,进行分级调处,形成了专兼结合、干群结合、部门联动的调解网络,有效推动矛盾纠纷“抓早化小”,实现了全乡九成以上矛盾纠纷化解在村级、在网格。

绘就共治共享“同心圆”。郑集乡致力平安联创,建强激励约束机制,激活共建共治共享新动能。郑集乡坚持“四议两公开”“两审一监督”制度,出台“小微权力”正负面清单,公开各事项办理流程、受理条件、办理时限等,让群众直观了解事咋办、找谁办,让“阳光清单”变成群众的“幸福清单”。

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近两年,淮阳区黄集乡党委、乡政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牢固树立“信访工作无小事、解决信访问题是大事”理念,以“三联三化”和“三零”创建为抓手,以警务室为主阵地,充分发挥好“党政警民”联动优势,全方位做好做实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调解化解工作。2022年以来,黄集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26件,化解率达99.1%。黄集乡连续两年荣获市、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获区政府集体嘉奖表彰。

把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向盘”。黄集乡不断压实乡村两级责任。黄集乡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和领导小组成员“一岗双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近段时间各片区矛盾纠纷形势,研究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安排部署工作任务。黄集乡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全力做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化解,坚持做到“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

跑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速度”。黄集乡坚持“减存量”“控增量”原则,全力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黄集乡党委、乡政府新任负责人到任后,立即研判现有的13件信访、矛盾纠纷案件,针对这些信访案件采取旧案新办的方式,乡党委书记、乡长带头落实包案下访,根据属地原则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包案处理。对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信访积案,黄集乡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方式,因人制宜、因案施策,坚持政策之外想对策、共性问题找个性,逐案分析研判,逐案制订个性化解决方案,扎实推进问题化解,实现“事心双解”,仅用3个月时间,打赢了13件信访案件化解“歼灭战”。黄集乡以“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置”为目标,建立“一周一排查、半月一研判、一月一通报”制度,坚持做到小问题一起解决、小纠纷相互调解、小隐患尽早排除。

激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动能”。黄集乡以警务室为主阵地,融合警务室民辅警、乡村干部和乡贤三方力量,凝聚三方合力,发挥各自优势,达到“1+1+1>3”的实际效果。黄集乡坚持“干警联村居”机制,充分发挥民辅警身份的特殊性,填补乡村干部对个别矛盾纠纷不敢调、不愿调的空白。黄集乡坚持“干部联网格”机制,及时发现查找辖区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矛盾纠纷。对于日常巡逻中发现的矛盾纠纷,坚持“现场处置、调解优先”原则,由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现场调解。对复杂矛盾纠纷,依托“分类联调”机制,涉及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及时介入,配合驻村辅警、乡村干部参与化解处理,全力提升化解矛盾纠纷水平。黄集乡围绕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和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领域,逐人逐案建立台账,落实稳控措施,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不发生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民转刑”案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黄集乡因地制宜推行“警务室+乡贤党员”工作机制,推动治理主体多元性、治理手段综合性、治理目标多向性。黄集乡坚持“人力有限、民力无穷”工作思路,结合辖区实际,吸收乡贤、退休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社会力量,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队伍,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民辅警和网格员开展走访调查、治安防控巡逻、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防范宣传、治安隐患排查、基础信息采集等工作,不断提升调解工作质效,筑牢基层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打好“三零”创建“组合拳”

淮阳区城关回族镇从庄行政村位于国家龙湖湿地公园东畔。近年来,从庄行政村以“三零”创建为抓手,创新“三字”工作法,打出党建引领、机制创新、智治赋能、力量融合等“组合拳”,为激发乡村治理活力、助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从庄行政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坚持党建引领,让党员干部“跑”起来。从庄行政村着力构建“主动问访、干部代办”的信访渠道,成立干部跑办代访中心,由村干部代办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及时召开满意度评定会议,公布诉求办理结果,变群众“向上跑”为干部“向下跑”,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将信访事项解决。2023年以来,从庄行政村通过干部代办及时处理21个信访苗头性问题。

注重机制创新,让分散资源“活”起来。从庄行政村建立健全乡贤评理员制度,依托讲理堂、社会治理研判室、党群服务中心“一堂一室一中心”,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社情民意收集、邻里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2023年化解矛盾纠纷36起,全村未发生一起信访事件。

突出源头排查,让情报信息“灵”起来。从庄行政村选定村民小组组长或群众代表为信访信息员,及时报送村委会建立台账,上报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商研判解决,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23年,该行政村化解信访积案3起,群众满意率达100%。

从庄行政村按照“小单元作战、精细化管理”模式,立足行政村大网格,按照30~50户的标准,细化30个微网格,网格员可通过“网格通”手机APP,及时将网格排查发现的社会治安问题上传到乡级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全力做好网格事项的处置、办结、反馈等工作,实现社会治安隐患“动态清零”。2023年,该行政村未发生刑事案件和有重大影响的治安案件。

2024-01-18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24571.html 1 龙湖畔“枫”景正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