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展的工作要想让人民群众满意,离不开对社情民意的深入了解。怎样了解社情民意?扎实的调查研究则是重要的方法。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各级党组织把调查研究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调查研究走过场、图形式的现象仍然存在,严重影响了调查研究的实效性。因此,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走进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情、解决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找准基层治理的切入点和发力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调研要解决向谁调研的问题,即调研对象问题。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写道:“在乡下,在县城,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工作同志开调查会,仔细听他们的报告,所得材料不少。许多农民运动的道理和在汉口、长沙从绅士阶级那里听到的道理,完全相反。”这说明,不同的人,由于立场不同、利益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一样。因此,选择好调研对象是搞好基层调研的重要一环。我们现在所谓的下基层调研,主要是听取基层干部的工作汇报,和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往往流于形式。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意见是否完全一致?恐怕不一定。毋庸置疑,下基层调研固然要听汇报,但更要直接到群众家中,到田间地头,面对面与基层群众谈心交流,拉家常,嘘寒问暖,还要经常临时性实地抽查,不打招呼地走访一些事先没有安排的“点”,这样才能看到真实的情景,听到真实的声音,准确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
调研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围绕工作难点和突出问题确定调研主题。要根据主题制作调研提纲,对内容进一步细化,明确具体责任人。要亲临现场,深入开展调研。在具体方法上,可采取听、看、问、谈等方式进行。听,就是要听基层情况汇报;看,就是要实地查看、查阅资料;问,就是要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谈,就是要与基层群众交谈,掌握真实情况。
调研要真正解决问题。在基层调研时发现的问题,能够当场解决的一定要当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也要向基层群众做好解释说明,不能将问题往基层一推或回来之后便束之高阁。我们有些领导干部下去调研发现问题时,不是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而是要求基层干部去解决,至于基层干部到底会不会解决,解决得怎么样,就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也就在这种“推卸”和“要求”下成了“口头指标”“口头落实”。旨在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的调查研究,如果离开了解决问题抓落实,也就失去了根本意义。
(作者单位:周口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