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周家口城镇的演变,你会发现它从一开始就向商业城市发展。据1994年出版的《周口市志》记载:先有永宁集(明洪武初年1368年),后有周家口(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周家口自明朝逐波兴埠,至清朝中期形成 “三岸鼎立、夹河而峙”的城市格局。漕运带来了商机,商机孕育了商业,商贸经济贯穿在周家口的历史发展脉络之中。它北通燕赵、南达江楚、西连秦晋、东接淮泗,水运通畅,舟车辐辏,曾吸引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山西、陕西等地的商家巨贾云集于此,相继建立许多会馆,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0处。
周口十大会馆多为庙馆合一,是神灵崇拜和商业文化的结合。1986年《周口文史资料》第三辑、1994年版《周口市志》均有明确记载。当年周家口的十大商业会馆,最早建于清康乾盛世,个个巍峨壮观,分布在周家口三岸的街巷,遥相辉映。北岸山陕会馆(北岸关帝庙)、覃怀会馆(迎水寺)、江西会馆(万寿宫)、江南会馆(草关帝庙)、糖业会馆(寿阳公所)、陆陈会馆(平王庙)、油业会馆(大王庙)、南岸山陕会馆(南岸关帝庙)、两湖会馆(禹王宫)、福建会馆(天后宫)。
会馆的基本功能是“祀神、合乐、义举、公约”:“祀神”是举办各类神祇祭拜,树立了集体象征和精神纽带;“合乐”则为流寓人士提供了聚会与娱乐的空间;“义举”则是帮助遇到困难的同行,即自助互济功能;“公约”则是相互规约,制定规章制度,完善商业机制。
各地的会馆体现了各地的文化传承,个个都是文化与艺术凝聚的殿堂,承载着一个行业或一方客商的信仰与价值观念。北岸山陕会馆由山陕商人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通过敬奉关羽,突出“诚信为本、义字当先”的价值理念。福建会馆又叫天后宫, 位于贾鲁河西岸,由福建烟商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福建人信奉妈祖,妈祖亦称“天妃”“天后”,被奉为“海上救护神”。两湖会馆位于沙颍河南岸,由湖南、湖北商人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大殿正位设禹王像,后人以“治水先师”敬之。北岸的江西会馆,又称万寿宫,由江西商人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祭祀净明道派祖师许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就出自于他。覃怀会馆由怀庆府(现在的豫北)药商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尊崇岳飞、张显、汤怀、王贵,又名“四圣会馆”。 周家口还有很多行业会馆和庙宇,粮商建了陆陈会馆、油商建了油业会馆、酿酒商建了酒仙庙、机坊商建了机神庙……
各个会馆对本地商户都有明确要求:把崇德守信、先义后利放在首位。清代,周家口的商户诚实守信,商业信誉很高。周家口市场上用的是十六两秤。 十六两秤上的秤星,每一颗代表一颗星宿,它们是: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给客人秤高就“增福、加禄、添寿”, 倘若缺斤短两,少一两叫“损福”,少二两叫“伤禄”,少三两叫“折寿”。在秤杆上嵌这十六颗星时,其星的颜色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比喻做生意要心地纯洁,不能昧着良心挣黑钱。这些秤星时时告诫生意人:务必买卖公平,切莫缺斤短两害人害己。这种神灵威慑蕴含的经商之道,助推着周家口的商贸繁荣。
周家口的十大商业会馆,每个月的初一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校秤,把各商行使用的秤收起来,一家一家校对。哪家用秤不合规定,轻者罚款、罚聚餐、罚唱大戏,重者停业整顿,直至取消经营资格,永远不得经商。校过秤后,贴上标签,合法使用。如发现使用未校的秤,立即处罚,决不迁就。这种用会馆管理商贸活动的方法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周口关帝庙《众商议立行规序碑记》中有明确记载:“故犯条规,公议罚戏三台、银十两,入诸会馆公用以儆永远……”
会馆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却不宜明说的功能——实力展示。这个功能体现在各个会馆庞大的建筑体量和极为繁复的建筑装饰上。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山陕商人在周家口偏西沙颍河南岸,先建了关帝庙,占地20亩。12年之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财大气粗的山陕商帮又着手在沙颍河北岸建北岸会馆。北岸山陕会馆前后历时159年落成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被今建筑学家誉为“豫东平原保存最好的、建筑艺术价值较高的古建筑群”。这种实力展示,还有着品牌宣传的作用,表达出山陕商帮在异乡地域的强烈存在感。
捐建北岸山陕会馆者,主要是山陕籍行商和坐贾。行商每年往返于途,在周家口停留、储货均有赖于会馆;坐贾,全年在镇里经营。两者对会馆各有倚重,为建会馆他们捐资抽厘,“按实际经营额的千分之一抽取”。据碑记,清道光年间一次重修中,出钱最多、出力最大的是八家晋商,即“董合盛、李源发、李玉成、王恒吉、路成盛、刘兴盛、牛公盛、李玉盛”。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许檀根据北岸山陕会馆内多通重修碑记,研究发现, 当时周家口山陕商人,有坐贾164 家、行商320 家,合计为484 家,众多小商家(至少有五六百家),因抽厘不足三两“不列名于碑”,这些加在一起,总数量当超过 1000 家。这仅仅是北岸山陕会馆所属的商家, 还不包括沙颍河南岸山陕会馆所属商号。许檀得出一个惊人结论:“清中叶周口鼎盛时期,全镇商人商号,约有1500家~2000 家。按捐资抽厘金额估算,周家口全镇的商业规模约为五六百万两。”若按一两白银折合人民币180元计算,周家口的年经营规模当在10 亿元人民币左右,就是在当今也不是小数。
周家口商贸发展推动着城市的快速扩张。至清朝末年,周家口建成区面积达方圆10余里,人口突破20万人。最繁盛时,周家口本地居民10万人,流动人口10万人。周家口两岸码头22处,船户700多家,拥有货船超过千艘;陆地寨门41座,镇中街道120条,清真寺8座,各类大小庙宇50余座,时称河南“四大名镇”之一,中原一大商埠。
商贸发展促进了物资的聚散。安徽的茶麻、两湖的竹木、两广的蔗糖、苏杭的丝绸、天津的食盐由淮入颍至周家口转运,行销西北、华北各地,山西的铜铁、蒙疆的骡马,连同省内豫西的山货,豫东的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或在周家口进行交易,或源源不断地由颍水入淮河运往东南各省。
商贸发展促进了专业化的分工。遍布于周家口三岸的72条主要街道,几乎全是手工作坊和商铺。每条街就是一个专业市场。一类是以经营的商品命名的街道,如卖糕点果品的果子街、卖粮食的坊子街、卖山货的山货街、经营金银货的德货街、经营京广杂货的三义街。另一类是以加工的商品命名的街道,如打制铜器的打铜街、榨油的油坊街、纺麻的麻线街、制皮革的皮坊街、制胡弦的弦坊街、造纸的作坊街、制竹器的筢子街、打铁的丁字街等。
商贸发展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周家口既是财货聚散之所,也是文化荟萃之地。商人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价值追求,大家和谐共生,兼容并蓄,形成了和而不同、安然共处的社会格局,以及提炼升华、共同遵循的精神信条。周家口有悦来街,取自《论语》“近者悦,远者来”。
因为周家口的繁盛,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陈州为直隶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陈州知州董起盛奏请将陈州升格为府:“请照江南徐州,直隶天津,山西蒲州、泽州等处之例,将陈州改为府治。”并阐述周家口作为陈州升府之理由:“一切刑名钱粮、稽查保甲、各处验勘难以悉举,事本繁多。”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陈州再升级为陈州府。
一个分辖于陈州、商水二县治下的商业码头,竟让地方上奏朝廷,获“恩准”连升两级——陈州由正县级升为副地级州、正地级府。周家口虽并未正式成为独立的政区,但周家口作为一个商业市镇,其资本的雄厚、客商的聚集和市场的繁荣成为陈州升府一事中的巨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