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5日
第04 05版:两会特刊 PDF版

川汇区:以实干实绩推动中心城区“起高峰”

策划:王艳 执行:韩志刚 摄影:梁照曾 王一峰 韩志刚

“三区同改”,幸福升级。

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河南第一家!中芯微(周口)半导体项目入驻。

社区大联欢,增进邻里情。

核心阅读

2023年1月4日下午,市委书记张建慧到川汇区代表团,与参加周口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就川汇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他们深入交换意见,寄语川汇区要充分发挥优势、深挖潜力,加快集聚要素资源,厚植发展动能,在推动中心城区“起高峰”中挑大梁、担重任。

以实干开路,用实绩作答,不负关怀和厚望。2023年,川汇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与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持续聚焦两端发力、建设“三区三河”的发展思路,以“十二个紧盯”促发展,以“五个清单”抓项目,在2022年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综和绩效考核与评价全省排名第一的基础上,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良好态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川汇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两端发力 齐头并进

周口高新区是两端发力的重要一端。

2023年6月份,在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中,周口高新区获得200~400亿档第四名,在全市排名第一。

喜讯令人振奋,再接再厉前行。川汇区紧盯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目标,在巩固现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产业发展,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园区生态,周口高新区在全区高质量发展中主引擎、主阵地、主战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主导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围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能终端及零部件产业高地,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富联产能持续提升,精泰电子实现投产,亮显集团4个全产业链项目组团入驻,金穗功能片、盛龙光电显示模组、新杰创背光源贴片、粤力通显示总成等产业链项目争相入群,实现从工业富联“一马当先”到各路企业“众马奔腾”的突破,集群发展态势良好。在数字经济方面,周口数字产业园入驻企业52家,实现营收110亿元,是2022年全年营收的3.7倍,上缴税收8.9亿元,均创历年最好水平。

科技孵化载体建设实现新突破。周口数字产业园成功获批河南省大数据示范园区,全省共6家,系全市唯一。周口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园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孵化器,系全市首家。成功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创成省级“数字领航”企业、省级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级博士创新实践基地各1家。

优质企业梯次培育实现新突破。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累计38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累计10家。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5家。其中,四方药业成功入选河南省智能车间、河南省优秀智能场景应用项目,非小细胞肺癌新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仲景方药与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获批为省级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制剂中试基地成为全省中药产业中唯一获得认定的省级中试基地,制定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3项,鳖甲胶新国家标准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核认证,实现全市生物医药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零突破”。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开工建设园区道路11条,总长11.5千米,总投资4.74亿元,其中,吉祥路、女娲路、神农路共6.6千米道路已建成通车,高新区路网框架全部拉开。新建成标准化厂房46万平方米,累计76万平方米,为优质项目入驻提供有力保障。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交付使用、二期启动建设,工业邻里中心、科创中心项目等配套项目加快推进,有力推动产城深度融合、一体发展。

营商环境优化实现新突破。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实体化运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全面激发园区创新创造活力。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实行“两班六组一分包”和“周交办”工作机制,抽调优秀干部到企业担任“首席服务官”,对辖区129家重点项目(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川汇区政务服务中心建成使用,区直28家单位1135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实现“三个之外无审批”。

与之相呼应,以特色商业街为代表的城区经济同样大放异彩,形成两端发力、比翼齐飞的喜人局面。

荷花渡特色商业街区的改造建设是城市运营的点睛之笔。它灵活运用文化元素,打造“街道博物馆”街区,引进咖啡馆、酒吧、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业态,激活青年消费潜力。随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文旅消费产品、文化展示等体验性业态加速进驻,老街区正重现繁华。

关帝老街项目聚焦漕运文化、城寨文化、会馆文化、商贸文化、诚信文化挖掘,整体风貌以明清时期豫东传统民居风格为主,传承着周口历史文脉、保留着城市记忆、重塑着城市形象,是周口关帝庙文化旅游区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五一”期间,关帝老街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越秀烩面、王留长小笼包、烤爷、阿瑞海鲜等店铺平均每天营业额突破2.5万元,累计营业额突破450万元。

城乡融合 先行一步

2023年秋季开学伊始,在川汇区城北街道邵火庙行政村、邵寨行政村,华耀城街道葛湾行政村等地,一辆辆大巴车早早地来到指定接送站点,等孩子们有序上车后,开往目的地——周口市中原路小学。

为解决离校较远的农村学生平安上学问题,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川汇区教体局协调周口市公交总公司,为农村学生开通5条免费定点公交专线,专程接送学生上下学,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首批开通的助学定点公交车共12辆,后续将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需求,适时增加车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解决更多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开通免费定点公交专线只是川汇区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3年,川汇区紧盯“15个目标”,聚焦“七个专项行动”,坚持整体统筹、全域推进,努力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先行一步,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个个数据见证了川汇区的城乡蝶变与发展活力——

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先行一步。立足近郊优势,着力打造中心城区“菜篮子”“果盘子”“后花园”,加快建设流沙河生态农牧现代农业产业园、江鸿生态蔬菜种植现代农业产业园、林下经济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10个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市、区两级农业产业园街道全覆盖,涌现出豫东渔牧清江鱼养殖、江鸿生态蔬菜种植、葛湾芦荟种植等一批特色产业。成功推广金海党庄“菌筐”和城北邵火庙“菌棒”两种食用菌种植模式,盘活利用闲置农房14处、闲置宅院42处、闲置荒地17亩,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2处、食用菌大棚76座,栽培秀珍菇、金耳、银耳、香菇、赤松茸等11.35万棒(筐),产品远销上海、广东、湖南等地,走出了一条富民增收新路子。全区农业产业园“双绑”农户3200户,带动1.1万名农民增收1.2亿元,村集体经济增收320万元,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

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先行一步。实施中州大道、八一大道、大庆路、交通大道、七一路等主干道延伸、提升工程,沙颍河三期工程建成开放,贾鲁河综合治理全面推进。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滚动打造8批72个“创文”示范片区,改造背街小巷及胡同1800条,安装路灯1.8万盏,更换窨井盖1500个,疏通下水道2200处。持续实施乡村建设提升工程,10个行政村的污水管网接入市政管网,整治坑塘66个,建成美丽宜居村9个、环境示范村10个、整治达标村3个。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118个村级便民超市实现全覆盖,建成“村民之家”15个,实现200平方米以下村级服务综合体全部清零。

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先行一步。持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入学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实现两个100%。创成省级标准化学校5所、市级标准化学校12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率由16%提高到40.5%,学前教育普惠率由61%提高到80.3%,公办幼儿园占比由20.3%提高到43.7%。农村公有产权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村卫生室医保结算实现全覆盖。加快周口市人民医院创“三甲”步伐,加快川汇区中医院、川汇区妇幼保健院项目建设进度,持续提升区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能力,转诊率降至13%。组建116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脱贫户、监测户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

文旅融合 出圈出彩

赏民俗,品年味,享盛宴。1月30日,首届“三川十馆·春会”在作为2024年“春满中原·老家河南”活动主会场之一的关帝庙历史街区如期开市,四个板块集中发力,创意推出的“周口味道”“年礼大集”“国潮新庙会”等活动点燃浓浓年味,两天时间累计接待游客24万余人次,拉开春节消费“开门红”序幕。

周口关帝庙是周口的城市基石、文化符号。为传承历史文脉、激发城市活力,川汇区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实施周口关帝庙片区更新改造,在北起文昌大道、南至沙颍河北岸、东起八一大道、西至贾鲁河东岸的81公顷范围内,大手笔谋篇布局文旅融合发展蓝图。

2023年7月份,川汇区全面启动关帝庙核心区更新改造项目。关帝庙核心区总占地面积22公顷(约330亩),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内容包括关帝庙门前照壁、关帝戏台、景观双廊、钟鼓楼、南岸双亭5个仿古建筑建设项目,关帝庙广场、游客中心、食集、茶街、渡口广场5个改造提升项目;二期项目建设周期3年,建设内容包括新三义坊商业街、三川十馆和精品酒店等。目前,一期10个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并向社会开放。

作为全市唯一拥有双4A景区的县(市、区),川汇区以助推周口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深入挖掘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不断打造消费新载体、创新消费新模式、发展消费新业态,进一步擦亮“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的城市标识。

文旅项目联动发力。南寨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如火如荼,一期八大工程加紧建设,春节前六大渡口率先向社会开放,西坑公园景观工程基本完成,老周口人记忆中的痛点——西大坑将不复存在。沙颍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串珠成链,持续释放农旅集群效应,周口沙颍生态园成为市民近郊游的热门选择。周口野生动物世界开业以来热度不减,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30万人次,成为周口最亮丽、最具人气、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片之一。

消费供给更加丰富。先后举办荷花渡·烟火市集大型音乐美食节、周口市首届新青年消夏文化节、周口野生动物世界森林之夜音乐狂欢节等活动,“旅游+文化”“旅游+演艺”“旅游+农业”等新业态层出不穷,创意市场、露营、研学、采摘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夜游、夜购、夜娱等“夜经济”让人应接不暇。

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2023年、2024年,中国杂技春晚这一“国字号”节会连续两年“花落”川汇区,以国际杂技文化(周口)产业园为窗口,展示周口特色文化和文旅品牌,推动周口杂技叫响全国、走向世界。2023年4月份,成功举办河南省首届青年文化月活动,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潮文化、时尚文旅、阅读文化等项目,为广大青年打造一个最潮、最青年的文化品牌,提供一场青春共享、思想碰撞的文化盛宴。2023年9月份,成功举办中国杂技产业发展论坛,来自全国的杂技界专家、学者齐聚周口,以“多元创新与产业变革”为主题,为我市杂技产业发展“问诊把脉”,周口“中国杂技之乡”的文化名片愈加闪亮。

社会治理 走在前列

“群众不花一分钱,老旧小区换新颜。”提起老旧小区改造,69岁的居民李凤仙赞不绝口。她说,以前小区不但环境脏乱差,而且存在墙体老化裂缝、屋顶漏雨等问题,后经专业机构鉴定为C级危房,很多居民都搬走了,最少时仅有6户居民。

变化来源于川汇区探索推行的“小区、街区、片区”三区融合老旧小区改造机制。2023年,川汇区按照“整体规划、连片打造、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留、拆、整、改、建、管”六措并举,启动文明片区、周滨片区、中州片区3个片区改造项目,从根本上解决部分老旧小区“先天不足”、改造提升效果有限的问题。

在文明片区改造过程中,川汇区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此基础上制订改造方案。改造方案得到绝大多数居民的支持,不少居民主动拆除配房,用于建设邻里中心、健身设施、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

经过改造,财税小区等4个小区合而为一,柏油路面平坦开阔,车辆停放有序,绿树红花让人赏心悦目,成为515户1545人的新家园。“危房变新房,小区变大院,许多搬走的邻居又回来了。”李凤仙高兴地说。现在,财税小区入驻几乎“满员”,她每天都和老伙伴们在小区里逛一逛、看一看。

川汇区还以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为载体,建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更好发挥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文明片区不仅设立了社区警务室,还设有党建、民政、养老、社保等政务服务平台,设置了日间照料中心、中医理疗馆、棋牌室、活动室、图书室等功能室,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制、领代办等工作机制。现在,像李凤仙老人一样,越来越多的川汇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务。

作为全省首批“双治理”创新实验区,川汇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扎实推进“三联三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实现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密织善治“小网格”。依托街道—村(社区)—小区(自然村)—楼栋(小组)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对原有网格进行优化,划分一级网格9个、二级网格91个、三级网格358个、四级网格1196个,网格员由村(社区)干部和志愿发挥余热的“五老”人员担任,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以全科网格为抓手,集成政务服务、基层党建等15类102项职能,将542项服务事项权限下放至街道、33项权限下放至村(社区),1196名网格员成为连接全区的信息节点,接单、处置、反馈,真正做到群众有事“随时办”“马上办”。

打通智治“高速路”。建成数智川汇运行指挥中心,入驻公安、城管、应急管理等10个区直部门,建立基础数据、事项处理、网格队伍、社区动态等平台模块,构建“信息采集、源头发现、任务分派、问题处置、核查反馈”一体化信息管理体系,打造网格员上报、区级派单、属地责任单位及时处置的“多头信息一网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川汇区网格员登录率达100%,上报事件65.3万条,办结率达99.97%,位列全市第一方阵。持续推进“区级中心+街道分中心+社区PC端+小区网格员移动端”运营中心建设,用好“四色预警”、考评激励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深化“网格吹哨”、日常管理、四级议事协商、网格准入等8项机制,将群众诉求等事项分为常规哨(街道)、重点哨(区级)两级“哨声”,由专人负责接收、流转、督办“吹哨”事件,通过大联动平台派发任务单或召开联席会议,明确事项处置部门,实现快速高效处理。

画好共治“同心圆”。建立全链条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访调、诉调、警调三项对接等工作机制,通过加强公调、检调、诉调、访调对接,在区委政法委牵头下,统筹抓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实现调解工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156个调解组织共同发力,624个人民调解员齐上阵,调处矛盾纠纷1116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1098起,调解成功率达98%,信访量连续3年保持下降态势。建立“公安分局、派出所、警务室”“一村一警”三级智慧管理平台PC端,有效接处警实现同比下降60.48%。整合村“三委”干部、“一村(格)一警”、网格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建一支由216人组成的专职巡逻队和136支由3600人组成的义务巡逻队,长年开展夜间巡逻,织密筑牢平安防线。2023年,川汇区连续12个月保持命案“零发案”的良好态势,成为全市唯一全年无新发命案的县(市、区),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川汇的征程上迈出了新步伐。

2024-02-05 策划:王艳 执行:韩志刚 摄影:梁照曾 王一峰 韩志刚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26410.html 1 川汇区:以实干实绩推动中心城区“起高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