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9日
第04版:淮阳新闻 PDF版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淮阳区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记者 侯俊豫 通讯员 张华伟

2月7日,在周口市淮阳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淮阳区区长王献超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回顾了2023年工作亮点,勾勒出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的蓝图。

回眸2023年:

笃行实干谱新篇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奋斗姿态,以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成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淮阳实践迈出坚实步伐。呈现六大亮点:

亮点一:资源要素高效聚集、更增后劲。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1个,总投资241.2亿元,其中,已开工40个,总投资230.9亿元,开工率位居全市第一,6次被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红旗。项目建设取得好成效。247个区级重点项目、29个市级重点项目、12个省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458.5亿元、130.3亿元、50亿元,分别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7%、109%、112%。要素保障做到强支撑。全年发行专项债资金16.12亿元,位居全市第二;争取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1.1亿元、国债资金1.1亿元。新增耕地指标5408亩。批复建设用地3466亩,位居全市第二。

亮点二:产业结构转型有力、更趋合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加快集聚。葛店西红柿、临蔡鸽子等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投用,利益联结275个行政村。王店黄花菜、刘振屯大蒜、冯塘花生、豆门樱桃、白楼西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链式布局、集群发展”态势加快形成。塑料制品产业园建成启用,招引入驻企业12家。新疆天业等15家塑料制品企业、金烨等3家装备制造企业投产达效,塑料制品、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3.1%、31.4%。淮阳塑料制品产业集群被认定为“河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羲皇故都·水城淮阳”文旅品牌加快打造。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市游客集散中心、伏羲文化广场、荷花苑、葫芦岛、内城城墙遗址公园、伏羲文化公园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建成投用。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暨羲皇故都朝祖会”、第二届周口荷花节、首届伏羲文化论坛、首届伏羲书展、伏羲文化灯展等节会展会活动。

亮点三:城乡融合阔步迈进、更富品质。平安大道东延(淮阳段)、弦歌路、秋月路等31条道路竣工通车,慈善园等15个公园游园建成开放。新增星级公厕10个、智慧停车场9座。实施城市更新和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征迁房屋22.1万平方米。13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31条道路、2个小区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加装燃气安全装置13.9万户。拆除残垣断壁3.57万处、治理黑臭水体6295处、清理陈年垃圾31万吨、治理裸露黄土150余万平方米,实现“一宅变四园”6026处,完成户厕改造3400户,入选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村9个。

亮点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更添活力。完成行政内设机构职能重塑性改革,实现了清单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外无审批、平台之外无审批;开发区“一枚印章管审批”模式全面开启。率先在全省推出“小羲帮办”云平台、在全市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指挥中心和企业投诉中心,全面推行“四办”服务模式,承诺时限压缩比达95.5%,2113件审批事项实现即来即办等。

亮点五:民生改善提质增效、更具普惠。民生支出59.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4%。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技能人才2.8万人。农民工返乡创业5315人,带动就业2.4万人。新增省级返乡创业示范项目2个。新建改扩建城区学校12所、农村寄宿制学校13所,新增公办学位1.7万个。建成公有产权村卫生室468个、“1+N”乡村幸福家园综合体69个、养老服务中心4个、老年驿站10个、日间照料中心48个,适龄化改造1150户。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全面落实,常态化开展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等领域专项整治,消除隐患1.5万处。乡镇社会治理指挥中心、“一村一警”、村级应急安全员实现全覆盖。

亮点六: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更为务实。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75件和政协委员提案271件。区行政复议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高水平推进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

展望2024年:

策马挽弓再出发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以上。

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围绕发展目标,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动能释放,着力提升科创品质

坚持把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努力打造“要素健全、匹配精准、融合充分、活力有序”的科创生态,以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实现弯道超车、换道领跑。

(二)突出协同发展,着力提升发展品质

锚定“中心城区起高峰,淮阳隆起当先锋”目标,协同推进农业产业提质、文旅经济提档、城市经济提级,全力以赴厚植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

(三)突出优势厚植,着力提升开放品质

坚持把开放作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变量,加快建设豫东南承接产业转移桥头堡,奋力打造中原—长三角综合枢纽城市重要支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担当、作贡献。

(四)突出宜居宜业,着力提升环境品质

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扎实推动人居环境大改善、营商环境大提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新高地。

(五)突出共同富裕,着力提升民生品质

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六)突出和谐稳定,着力提升平安品质

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决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底线思维,守住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淮阳。

2024-02-09 ——淮阳区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26784.html 1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