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3日
第06版:副刊 PDF版

鲁迅推崇的比利时著名版画家麦绥莱勒

张娟

麦绥莱勒木刻作品。

麦绥莱勒,比利时版画家,是鲁迅倡导新兴木刻时最为推崇的外国版画家之一。鲁迅在麦绥莱勒的木刻连环画《一个人的受难》序文中介绍了麦绥莱勒的生平和他的书籍插图:“麦绥莱勒是反对欧战的一人;据他自己说,一八九九年七月三十一日生于弗兰兑伦的勃兰勘培克,幼小时候是很幸福的,因为玩得多,学得少。求学是在干德(Gent),在那里的艺术学院学了小半年,后来就漫游德、英、瑞士、法国去了,而最爱的是巴黎,称之为‘人生的学校’。在瑞士时,常投画稿于日报上,摘发社会的隐病,罗曼·罗兰比之于陀密埃和戈耶。但所作最多的是木刻的书籍上的插图,和全用图画来表现的故事。他是酷爱巴黎的,所以作品往往浪漫、奇诡,出于人情,因以收得惊异和滑稽的效果。”

鲁迅最初接触麦绥莱勒的作品是在1930年,他在日记中多次记载购买麦绥莱勒木刻书籍的过程,购买麦绥莱勒的书籍近15册,有时甚至买重。他曾把买重的画册作为礼品赠给内山嘉吉等日本友人。鲁迅购买如此多麦绥莱勒的木刻书籍,并加以珍藏,说明对这位比利时画家极为重视。

1931年,鲁迅在上海开办木刻讲习班,为青年学徒讲授木刻技法,着力倡导新兴木刻。上海左翼文坛也在同年提出“文艺大众化”的口号,左翼画坛鼓励青年木刻家创作连环画。但这受到自称在反动文艺与左翼文艺之间的“第三种人”苏汶的嘲笑:“连环画里是产生不出托尔斯泰、产生不出弗罗培尔的。”为此,鲁迅作《“连环图画”辩护》一文,驳斥了苏汶的观点。鲁迅写道:“书籍的插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这种画的幅数极多的时候,即能只靠图像,悟到文字的内容,和文字一分开,也就成了独立的连环画。” 鲁迅在文中列举了古今中外十多个例子,证明连环图画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鲁迅首次在文章里对麦绥莱勒加以介绍。这些观点一定是鲁迅于那两年购买的许多麦绥莱勒的木刻书籍中得出的。

1933年春,在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做编辑的赵家璧在一家德国书店买到四种麦绥莱勒的木刻连环画,便拿给鲁迅,想翻印出版。鲁迅表示很高兴,但书中全无文字说明,于是鲁迅当时便答应为其中《一个人的受难》写一篇序文。1933年8月6日,鲁迅为《一个人的受难》写了序文,后收入《南腔北调集》。文章首先论述了“连环图画”其实应是“连续图画”,即“有起有讫的画本”,“中国古来的所谓‘长卷’,如《长江无尽图卷》,如《归去来辞图卷》,也就是这一类,不过联成一幅罢了”。文章从古埃及石雕写到19世纪末西欧的画家,论证了连环图画这种画法的起源,介绍了麦绥莱勒的生平和他的书籍插图,“独有这《一个人的受难》乃是写实之作,和别的图画故事都不同”。文章最后说:“耶稣说过,富翁想进天国,比骆驼走过针孔还要难。但说这话的人,自己当时却受难了。现在是欧美的一切富翁,几乎都是耶稣的信奉者,而受难的就轮到了穷人。这就是《一个人的受难》中所叙述的。”鲁迅还为书中的25幅木刻插图一一撰写了说明文字。1933年9月1日,由鲁迅作序、比利时画家麦绥莱勒作的木刻连环画《一个人的受难》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此书为“良友木刻连环图画”之一,同时出版的还有由叶灵凤作序的《光明的追求》、由郁达夫作序的《我的忏悔》、由赵家璧作序的《没有字的故事》,共印了2000套。

鲁迅拿到新出版的《一个人的受难》之后,给赵家璧写信说,“这书的制版和印刷,以及装订,我以为均不坏,只有纸太硬是一个小缺点;还有两面印,因为能够淆乱观者的视线,但为定价之廉所限,也是没有法子的事”。他还说,麦绥莱勒的木刻“黑白分明,然而最难学,不过可以参考之处很多,我想,于学木刻的学生,一定很有益处。但普通的读者,恐怕是不见得欢迎的。我希望二千部能于一年之内卖完,不要像《艺术三家言》,这才是木刻万岁也”。

书出版后不久,鲁迅又作《论翻印木刻》,文中说到麦绥莱勒的连环图画出版以后引起读书界的注意,“证明连环图画确可以成为艺术这一点”。

1936年9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将该丛书再版,出了普及本。鲁迅去世前10天的9月9日,致赵家璧信,批评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的麦绥莱勒木刻连环画《一个人的受难》普及本印得差:“普及本木刻,亦收到。随便看看固可,倘中国木刻者以此为范本,是要上当的。”

2024-02-23 张娟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27666.html 1 鲁迅推崇的比利时著名版画家麦绥莱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