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志新 通讯员 付峰)3月18日一大早,项城市范集镇大吴村农民付自松带着自家“储粮存折”来到镇里诚信农业合作社兑换面粉,工作人员把他的“储粮存折”在磁条机器上轻轻一刷,便留下“扣除34公斤小麦、兑换25公斤面粉、剩余存粮750公斤”的记录。
2023年以来,范集镇有500余名村民在诚信农业合作社开办了“储粮存折”。该合作社之所以能够开办这项业务,是因为他们能对粮食进行深加工,具备生产面粉、挂面的能力。该合作社规定,开办“储粮存折”的农户,可以把粮食存到合作社。平时农民有需要时,只要拿着“储粮存折”,不但可以根据市场价格随时结算现金,还可以兑换自己需要的优质面粉、挂面等。
“家里还有3000多斤麦子,想都存起来,好去江苏照看孙子,可是我没有车运不过去,咋办呀?”“您放心在家等着,我们有车帮您解决。”今年66岁的双楼村村民赵五红打电话询问,没想到诚信农业合作社还有上门服务。工作人员把赵五红家的小麦拉到合作社称重后,当场就判定了等级,并全部存到他的“储粮存折”上。
“过去,我们给农户发放的是‘社员购领证’,都是由工作人员填写存取记录。”该社负责人介绍,随着存粮农户增多,管理起来不方便。此外,“社员购领证”一旦丢失,查找记录十分麻烦。
鉴于此,去年,诚信农业合作社专门请技术人员研发了数据管理平台,又制作了带有磁条的“储粮存折”,所有交易记录在数据管理平台随时可以查看。可以说,农民一本在手,既可享受免费储粮服务,又可以方便兑换面粉等生活用品,真是一举多得。
“现在,很多农户不愿意在家存粮,一是防鼠防虫麻烦,二是粮食堆积占地方。”范集镇镇长冯艳介绍,为了解决农民存粮难题,该镇出台相关激励措施,鼓励引导辖区懂经营、善管理的粮食经营户在镇、村建设了大小十几个粮食仓库。农民收获之后,可随时随地就近将粮食储存到合作社,相当于一个“储粮银行”。
目前,范集镇“储粮银行”已累计存粮30余万公斤,除本镇农户以外,也吸引了周边镇村一些农户前来储粮,已经成为群众的贴心“粮仓”。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