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侯俊豫 通讯员 吴全政
孤寡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身处困境的孩子拥有“爱心爸妈”,关怀、体贴围绕在身边……近年来,淮阳区社工怀揣爱民之心、身担为民之责,走近孤寡老人,为他们带去陪伴慰藉,守护美丽的夕阳更加绚烂;走近忧郁的孩子,为他们送去阳光雨露,呵护夹缝中的花朵逆风绽放。这是淮阳区民政局探索推行“3+1+N”社工服务的成果。
进入新时代,淮阳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民政局的具体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勇毅担当,倾听民声,探索出一条社会工作服务站、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志愿服务站、流浪乞讨救助点“3+1+N”站点服务模式,参与社会救助、儿童关爱、养老服务、社区治理、社会事务五大领域社会服务,开展帮困扶弱、情绪疏导、关系调适、增能赋权、资源链接、社会融入等方面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淮阳区率先在全市实现社工站全覆盖,建成区级中心社工站1个、标准化乡镇(街道)社工站19个。
淮阳区社工的陪伴让孤寡老人不再孤单。家住白楼镇的李老汉一生未婚,无儿无女,是特困人员,除了侄子一家对他比较关心外,再无其他可以依靠的亲人。他的家庭支持系统比较薄弱,饮食无规律,居住环境较差。该镇社工在开展入户走访活动时,情绪低落的李老汉向其吐露“活着没啥盼头”。社工通过与李老汉沟通,评估分析得出他主要存在家庭支持、日常饮食、改善生活环境方面的需求。通过组织志愿者上门做清洁、排隐患、唠家常,李老汉的家里变得整洁温馨,以往冷清的小院时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怀揣爱民之心,身担为民之责。淮阳区社工用行动陪伴身处困境的孩子迈过艰难的坎,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欣欣是城关回族镇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她喜欢绘画、唱歌和跳舞。该镇社工通过走访了解到,欣欣的生活条件艰苦,平时头发、衣服很乱很脏。她的奶奶去世了,爷爷身患重疾,父亲是聋哑人,母亲几年前离家出走。该镇社工邓虎和王瑞为了有效帮助欣欣,多次上门与欣欣聊天,帮助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为她积极筹集物资善款,改善她的生活条件。他们得知欣欣想去周口海洋馆游玩后,立即采取行动,帮助她实现了心愿。
城关回族镇一名社区干部称,社工的介入让欣欣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欣欣的性格变得开朗了。看到孩子现在的变化与成长,他们感到格外高兴。
王店街道社工在开展入户走访活动时,发现10岁的小飞身处困境。小飞的父亲是残疾人士,母亲瘫痪在床且有智力障碍。家庭条件不好导致小飞形成自卑、内向的性格。从课业、生活、家庭三个方面来看,小飞的情况都令人揪心。
该街道社工通过上门辅导功课的方式,帮助小飞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运用同理、倾听、接纳的技巧,帮助小飞缓解自卑心理,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该街道社工为像小飞这样身处困境的孩子建立了微信服务群,不仅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困难,而且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通过奖励机制,培养他们学习的正向驱动力。
在社工的关爱下,小飞的性格变得开朗了,一有时间就走出去找小伙伴玩耍,学习也更用功了,放学回家能主动写作业,还能自觉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见到记者,小飞说,非常感谢社工叔叔阿姨对他的关心和帮助,他以后会更加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自“3+1+N”站点服务运营以来,淮阳区民政社工集中走访低收入群众8万余人次,建立个案服务150余个次,入户走访新增低保、特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6360余人次,组织开展社区活动578场次、小组活动150场次,6.7万人直接受益,通过链接爱心企业,为身残志坚残疾人提供500个就业岗位,帮助42名残疾人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群众满意率达100%。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