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猛 孙靖
“数字车间”加快应用,“黑灯工厂”闪烁制造之光,“无人工厂”昼夜不停……
近年来,西华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三个一批”活动精准发力,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通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做优,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颗粒归仓其实只是一粒小麦的旅程起点,深加工过程中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才让小麦真正开启升值之旅。
5月6日,记者走进西华枣花面业淀粉车间,看到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安装调试设备。据了解,枣花面业淀粉和谷朊粉生产项目投产后,可年产30万吨小麦淀粉及8万吨谷朊粉。这是该县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的一个缩影。
精选、配麦、研磨、筛理、提取,一排排机器在电脑控制下有序运转,经过多道工序后,一粒粒小麦变成一袋袋优质面粉。再过两秒钟,一袋10公斤的面粉完成自动挂袋、填充和封装。
据了解,枣花面业是我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专注于面粉生产和销售30年。近年来,该公司瞄准行业龙头,强化软硬件建设,累计投资1.1亿余元,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建设了一条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于一体的小麦制粉智能车间,实现了打麦、筛选、磨粉、混合、检验等工序、包装及其他各个工段全部自动化、智能化。
“以前,我们收购原粮时,需要人工进行化验、定价和过磅,费时费力。”枣花面业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车间采用大宗物料管理信息系统后,实现了打麦、筛选、磨粉、混合、检验等工序、包装及其他各个工段全部自动化、智能化。智能加持实现了原粮采购、加工、销售和仓储物流一体化运作。
枣花面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后,出粉率由原来的76%提高到79%,设备利用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100%,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98%提高到99.9%,人工成本由原来的200元/吨降低到80元/吨,电耗由原来的60度/吨降低到50度/吨。
据介绍,该公司年加工小麦40万吨,年产优质小麦粉32万吨、优质小麦专用粉5万吨、优质小麦淀粉10万吨、谷朊粉2.6万吨。此外,该公司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还可以用来沼气发电,年发电量2000万度。通过污水处理产生沼气发电、产生大量颗粒厌氧菌等方式,落实“吃干榨净”工程,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知名度,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粒麦的嬗变,源于枣花面业的主动求变。该公司以“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抓手,与多家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形成了小麦绿色产品制造体系,实现了小麦的绿色加工,枣花面业也在逐渐成长为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
枣花面业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坚持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坚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四化”方向,坚持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五优”联动,持续以全产业链的研发创新赋能企业、行业升级,为全面提升西华县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实现西华县由粮食资源大县向粮食行业强县转变贡献智慧力量。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