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9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多措并举 多管齐下

我市力推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 郭董航) “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加速推进科技成果产出转化……”近日,记者从市产业创新研究中心获悉,我市2024年科技创新整体工作目标出炉,将聚焦“夯实夯牢创新基础,奋力建设区域创新高地”,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服务保障周口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

提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市要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调动企业增加研发费用积极性,鼓励社会资金多渠道投入科技创新;积极争取天使基金、成长基金和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支持,推进“天使投”“风投”“创投”“产投”等机构与科技型企业精准对接;重点支持研发经费投入高的企业申报各级各类财政扶持资金项目,2024年力争实现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以上。

持续推进科技载体建设。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认真谋划建设伏羲实验室,力争2024年将其纳入省级实验室行列;强化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重点依托周口师范学院、河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内优势科研力量及市实验室等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在生物降解、组织修复与再生等领域择优培育创建或参与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成立周口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协会,谋划整合我市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资源,推动创新创业载体健康有序、创新发展。

加快推进高新区建设。2024年,川汇区高新区、西华县经开区要建成2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1家省级中试基地、5家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2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西华县、项城市力争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太康县、扶沟县顺利进入省级高新区培育序列,尽快实现省级高新区市域全覆盖;要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支持川汇区、项城市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县(市)。

加大创新企业培育力度。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后备企业库,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0家以上;引导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对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给予奖补;探索“选派科技副总”工作机制,引导我市高校、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向企业有序流动。

加快“双创”中心建设。2024年,全市所有开发区要实现“双创”中心全覆盖,努力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首选地;要探索与区外“双创”平台开展“飞地”交流合作,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走出去”“学本事”“见世面”;鼓励各县(市、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招引一批设计咨询、创新研发、检验检测、企业孵化、中试基地等机构和平台,打造开发区创新创业生态。

积极谋划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2024年,全市要组织实施不低于50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产业链优化升级,紧跟创新驱动发展趋势,争取2024年度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5项以上,指导各县(市、区)实施30项市县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组建产业研发联合基金、产业链技术攻关探索类项目基金、高校中青年人才探索类基金“三个基金”,为优秀科研项目提供补贴。

市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平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2023年,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周口分中心立足我市资源禀赋,以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导,突出高质高效农业,聚焦小麦产业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初步搭建了我市科研与产业融合的桥梁。下一步,我市将高标准建设伏羲实验室,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加速推进科技成果产出转化,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激活现代化产业体系“最大动量”,激发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为国家高新区创建、国家农高区高质量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建设赋能。②3

2024-05-09 多措并举 多管齐下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37483.html 1 我市力推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