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3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郸城:家门口的幸福“食”光

本报讯(记者 任富强 李国阁 徐松)村里建了大食堂,每餐四菜一汤,80岁以上及困难老人免费用餐。此事发生在郸城县巴集乡段寨行政村。5月12日上午,记者到该村的幸福食堂一探究竟。

“咣咣咣!”“滋滋滋!”当日上午10时30分,该村幸福食堂的厨房里,切菜声、煎炒声、烹炸声汇成一曲优美的交响乐。

约12时,幸福食堂内,40多位老人整齐地围在崭新的餐桌旁唠着家常等待午餐,乡、村干部和村民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开始盛饭端菜。

番茄炒蛋、凉拌豆皮、瓜片炒肉、豆芽肉片、郸城巧碗……83岁的段广钦老人接过志愿者端来的饭菜,热情地招呼记者:“来啊!尝尝俺食堂里的四菜一汤。”

段广钦介绍,他的三个儿子平时在外务工,孙子上学,他和老伴以前多以面条、馒头将就,自村里的食堂开张后,日常生活有了大变化。

全村与段广钦家庭状况相似的80岁以上老年人有60多人,曾几何时,“吃饭”成了他们幸福路上的难题。

今年年初,段寨行政村通过村委会补贴、乡贤爱心捐赠等方式,整合各类资金建设幸福食堂,免费供餐,解决留守、独居老人“吃饭难”“做饭难”问题。

段寨行政村幸福食堂运营已半月余,群众评价良好。村委会副主任王小丽介绍,幸福食堂无论是食材选择、口味特色,还是营养搭配,都针对老人的特点,注重营养均衡,充分满足老人的用餐需求,选取的米、面、油都以质量优先,聘用的厨师是擅长家乡菜、熟悉本地口味的人,饭菜都是软和宜消化的。

在郸城,像段寨行政村幸福食堂里的幸福场景同样在秋渠乡、汲冢镇的多个村上演。

建设幸福食堂是件民生实事,好事如何走得长远?段寨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段居明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服务功能,以村集体经济收入和乡贤捐赠为资金支持,把幸福食堂志愿服务和信用积分贯通联合,推动幸福食堂长效运行,通过‘幸福食堂+’模式,把丰富的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文明实践等内容融入其中,让老年人不离乡邻、足不出村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幸福滋味。”①6

2024-05-13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37689.html 1 郸城:家门口的幸福“食”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