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万丈高楼“工厂”起(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我市装配式建筑行业驰骋绿色新赛道

筑友智造生产的预制楼梯。

□记者 何晴 李艳华 文/图

一直以来,盖房子都是在夯好地基的基础上,用一块块砖、一铲铲砂料,一点一点往上搭建,施工现场灰尘漫天是常态。

但如今,装配式建筑将“工地”搬进“工厂”,将“建造”变为“智造”。建筑行业正迎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装配式建筑,又称预制装配式建筑,指的是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在位于周口中心城区的一栋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楼梯构件被塔式起重机平稳吊运到相应楼层,精准地落到当层的楼梯间,两三位工人仅用10分钟便能将其安装完成。楼梯、叠合板、钢板架等这些安装高效、方便的建筑预制构件,已经能够在智能化车间里,像制造汽车一样生产出来。

近日,记者在周口多家装配式建筑企业的生产车间看到,自动化生产井然有序,生产管理系统先进,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工地形成鲜明反差。

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绿色,在装配式建筑行业实现了统一。

“搭积木”式盖房为现代宜居住房注入新质生产力

生产车间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是筑造房子的“零部件”,通过在建筑工地以“搭积木”的方式拼接、组装后组成楼房,较传统现浇式建筑,建造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从源头控制了建筑质量和标准。

在周口筑友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筑友智造)的工厂里,智能化流水线、标准化生产工艺贯穿生产全过程,达到了安全性和节能环保的有效统一。筑友集团是国内装配式建筑领域的知名领军企业,筑友智造是我市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主要生产PC绿色装配式建筑构件。

记者在叠合楼板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看到,着装整洁的工人在操作台控制按钮,经过清模、装模、刷油、预埋、绑筋几道准备工序后,短短几十秒,一块叠合板就浇筑好了,再经过浇捣、拉毛、养护、脱模等工序,一块高品质的叠合楼板就“火热出炉”了。

“针对制造与装配施工环节的瓶颈问题,筑友集团率先提出一个新的建筑结构体系,也就是‘不出筋免支模’的RIFF建筑结构体系,在行业内率先解决了效率低、用人多和大量支撑、大量使用模具的问题。边缘叠合楼板技术是RIFF体系的一部分,应用最为广泛。”筑友智造制造工艺部部门经理李高北介绍,“该技术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进一步扩大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发挥工厂预制的特点,减少水平构件现场混凝土使用量,提升现场施工效率。同时,通过密拼及边缘叠合构造实现双向受力的技术路线,对于我国装配式水平构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除施工效率高之外,装配式建筑还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河南省金华夏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华夏集团)是国内较大的一家从事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体系及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的设计研发、实验检测、生产制造、施工安装及技术咨询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年产6万吨钢构件,可供应6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使用。

走进金华夏集团钢结构生产车间,完全不见传统建筑企业的生产景象。没有飞溅的泥浆、没有扬尘,生产区一个个加工设备有序排列,一款款定制的装配式建筑预制“H型钢”构件在流水线上浇筑而成。“以前工地上的机器一作业,到处都轰轰响,讲话要大声吼才听得见,尘土满天飞,空气污染严重。采用装配式建筑后,许多材料都是预制构件,建筑垃圾比以前减少很多,更环保了。”在建筑行业深耕多年的“老把式”、该集团技术总工吴言亮说。

据了解,装配式建筑所用的装配式构件或者是部品部件,在工厂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由计算机精确控制,杜绝了材料的浪费,在运到现场组装过程中摒弃了传统施工所用的砂石、砖、水泥等散装建筑材料,减少了建筑垃圾。装配式构件还可以重复使用,实现资源再生、材料再生。装配式建筑可分为装配式混凝土体系、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公开资料显示,相比传统方式,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可减少建筑垃圾70%,节约木材60%,节约水泥砂浆55%,减少水资源消耗25%。

产业加速布局“链”动三川 装配式建筑发展势头正劲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建造方式的变革,是建筑业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瞄准装配式建筑这一朝阳产业,自2017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大力支持产业基地建设发展,鼓励引导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加快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一批有规模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项目。

目前,全市共有大型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家,其中金华夏集团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筑友集团、沈丘县中州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为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装配式建筑产业重点企业25家。

延链蓄势赋能。全市以金华夏集团为龙头,重点培育和支持新型建材企业、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企业、PC装配式建筑企业、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川汇区依托河南筑工科技产业园和筑友集团周口绿色建筑科技园,推动现有的长城乐家全屋定制、用之友玻璃、圆通管业、兴源建材等十几家企业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到研发、生产、应用、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中,拉长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增强产业集群发展后劲。

强链乘势发展。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实施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推进传统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和升级。金华夏集团投资2000万元研发的新型空腹排柱钢结构住宅体系及工程应用技术体系,已通过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专家论证。家亿亮中空玻璃项目引进全数控磨边清洗设备、全自动中空玻璃生产设备和目前最先进的6米平弯一体钢化炉,填补了周口市无大型钢化炉的空白。长城门业引进绿色装配式装修生产线,建立数字化模型,实现了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智能物流等装备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与集成。

如今,我市装配式建筑企业发展从“单兵作战”逐步向全链发力方向迈进,产业发展从“一枝独秀”逐步向集群方向崛起。装配式建筑产业正稳步“链”动三川。②19

采访札记:

“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房子。”这句话乍一听,好似天方夜谭。能行吗?这个疑问在记者亲眼看到房屋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和配件在工厂预制而成后烟消云散。记者不由感慨,创新,给这个传统产业找到了一个转型发展的绿色未来!

工厂化、一体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和绿色低碳,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路径恰好诠释了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代表了建造方式转型升级方向。发展装配式建筑,周口不遗余力。相信不久后,装配式建筑将会为周口人的“好房子”赋予无限可能。

2024-05-14 ——我市装配式建筑行业驰骋绿色新赛道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37731.html 1 万丈高楼“工厂”起(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