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争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一方面我们要着力解惑解难,将新思想、新理论、新理念具化为熟悉理解的发展方向、发展方法、发展动力,筑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想根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一刀切”“一锅炖”,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断提高政策举措的针对性、有效性。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清家底、找准问题、明确方向,围绕解决问题出实招,聚焦发展质量求实效,做到靶向发力、精准求解,不断锻长板、补短板、扬优势。立足周口实际,发挥周口优势,我们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沙颍水运 大道不孤
周口港是长江以北国家第一内河大港,是国家重点建设的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周口抢抓江淮运河通航和河南省“两河两港”建设机遇,将“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作为新目标新愿景。向“新”而行 ,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周口是主战场、主力军、主攻手。
目前,周口已经建成规模性港口7个、千吨级泊位56个,累计开通国内国际集装箱航线24条,20多个国家的30多个品种货物和晋陕蒙等10多个省份的20多个品种货物在周口中心港上岸。我们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工建设周口港200万标箱智能化小集作业区、航运信息中心、黄寨铁路专用线、内河船舶生产基地,谋划共建跨省临港经济合作区。
周口应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瞄准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布局生物经济产业园、现代食品产业园等。以创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为抓手,把沙颍河通江达海优势转化为枢纽优势,培育壮大临港产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文旅融合 行而不辍
推动新质生产力在文化产业领域的落地,要通过提取传统文化资源的有益元素,进行创意转化和创新发展。推动周口县城“出高原”、中心城区“起高峰”,培育壮大文旅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楼宇经济,加快发展金融、物流、电商、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品质导向,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成国家森林城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聚焦文体旅融合、城市更新、社会治理、产业协同、特色文旅产业,打造城市品牌新形象,把城市“颜值”变成“产值”。近年来,周口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通过不断创造极致的旅游体验、深度的消费产品,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特别是,我们推出的淮阳伏羲太昊陵、鹿邑老子故里、扶沟大程书院等品牌,使线上互动与线下消费紧密融合,增添了消费新能量。
农业强市 厚积薄发
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进行了系统论述和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必须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体现在哪里?在基因化、数字化、物联化、工程化。
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农业大市、粮食大市的周口,自然条件兼具南北之长,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科技装备支撑能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等均走在全国前列,农产品直通高端市场,勇立潮头的农村改革正在持续释放全市农业发展活力。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抓好粮食安全,重塑农业优势。一是要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通过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等,提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农业要素优化组合而形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摆脱以资源依赖和环境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二是以数字技术推动农业产业链与供应链优化升级。数字技术不断向农业渗透,能够缓解农业生产经营中资源禀赋的约束,畅通产销环节,持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动力。三是以技术革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依托技术革命,落脚在新产业。对于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应该以培育壮大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拓展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不断开辟生产活动的新领域新赛道。
筑巢引凤 人才兴市
周口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人才在哪里”“人才从哪里来”的问题;“人才有没有”“人才多不多”的问题;“人才强不强”“人才优不优”的问题。这些挑战要求我们必须配置高端创新创业要素、汇集顶尖人才智力、开展基础原始创新,用足用好一揽子人才政策,让优秀人才安下心、扎下根、发展好,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要搭建平台,建立健全人才服务机制,成立专门的人才服务机构,承担人才配套服务保障工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人才编制“周转池”,实行“总量控制、计划申请,动态流转、循环使用,人走编收、空编置换”的管理方式,将筑巢引凤和借巢引凤有机结合。要在简化程序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单位引才自主权。相关单位可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实际,自主拟订招才引智计划,报有关部门审批后执行。要坚持服务优先、特需特办,对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随到随办或先到后办。对引进的其他青年人才,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分批次、分系统、分单位办理聘用手续,有效防止入职等待期人才流失现象发生,着力解决好引进人才子女上学、配偶就业、住房保障、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切实增强引进人才的归属感。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