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谱写农业强市新篇章

——我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综述

□记者 付永奇

解锁“千万工程”密码,写好乡村振兴“答卷”。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吹响“在全省率先建成农业强市”的集结号,先后13次召开率先建成农业强市月推进会,以“七个专项行动”为抓手,锚定“十五个具体目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协同发力,全市产业发展载体得到新拓展,城乡环境有了新变化,农村医疗教育条件等得到新改善,农业强市建设成效加速呈现,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华丽蝶变。

务实笃行 开启农业强市新征程

作为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劳务输出大市,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总目标,紧盯农民持续增收这个核心,从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着手,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行动,激活农民增收“新引擎”;开展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电商村创建行动,培育农村消费“新动能”;开展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提高乡村医疗“新质效”;开展城乡教育体系建设行动,激发乡村教育“新活力”;开展城乡人居环境卫生体系建设行动,塑造和美乡村“新风貌”;开展乡村农资农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构建为农服务“新载体”;开展乡村商贸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打造乡村经济“新业态”。2024年一季度,全市农业总产值增长3.2%、居全省第2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居全省第6位,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彰显特色 唱响乡村产业新旋律

我市积极推动激励政策集成、资源要素集中、“三农”人才集聚,同步推进高标准农田与和美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田村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走出一条建农田、美家园、富百姓的新路子,绘就一幅“村在田中、田在村间”的良田美景图。建立完善“一个产业园、一个龙头企业、利益联结一批农户”发展模式,培育88家国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534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创建国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55家,实现乡镇全覆盖;构建起以国省级为引领、市县级为主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年产值超800亿元,带动120万农户增收96亿元。培育出扶沟蔬菜、西华鸡肉、太康食用菌、鹿邑预制菜、项城白芝麻等一批“周字号”农产品品牌,形成由益海嘉里、金丹乳酸、雪荣面粉等企业组成的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呈现出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微型企业“枝繁叶茂”的生动局面。

城乡融合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我市坚持城乡发展同谋划、共推进,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均衡均等。两年来,全市建成投用县级综合物流园9个、商贸中心10个,乡镇配送站161个、商贸中心161个,村级快递服务点4373个、便民商店4382个,培育电商村516个,降低了物流成本,加快了电商产业发展,完善了便民服务设施,让群众享有家门口的美好便捷生活。投资10亿元的209个乡镇(街道)应急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乡村应急消防体系初步形成。探索推行“三联三化”管理模式,实现党格、网格、警格深度融合,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升。深入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全力构建“党建+一中心四平台”社会治理体系。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和资源,微改造精提升,建成“两堂三中心”“幸福家园综合体”等448个,打造集便民服务、医疗保障、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民生服务新模式,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建成公有化标准化村卫生室4504个,全部实现医保门诊统筹结算,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实现全覆盖,群众就医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361所、新增学位14.8万个,让孩子们就近就地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建成为农服务中心18个,规范提升农资经营网点407个,农业服务体系加速构建。“户分类、村收集、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全面建立,1460条农村黑臭水体完成治理。淮阳区探索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七种模式”在全国、全省推广应用,走出一条适合平原农区“低成本、易管护、可持续、效果好”的生活污水治理之路,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目前,这个治理实践在周口全面开花结果,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斑斓画卷正在三川大地徐徐展开。

实干担当 书写强市富民新篇章

擦亮“中原粮仓”名片,打造“中原菜都”品牌,创建“中原牧场”样板。我市着眼国家战略需要,坚决稳住农业农村基本盘,夯实“三农”压舱石。全市粮食总产常年稳定在180亿斤以上,连续二十年稳居全省第一;有国家生猪调出大县9个,省级牛羊调出大县3个,畜牧业总产值296.7亿元,增速全省第一;常年蔬菜种植面积519万亩,总产量达1543.88万吨,位居全省第一。周口国家农高区聚焦“四区一基地”发展定位,突出主业主责,主动担当作为,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为全国传统农区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作为农业大市,我市将深学笃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用心解锁“千万工程”中的共富密码,打开新时代乡村振兴之“门”,用心学习“千万工程”的精髓要义,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周口实践中蹚出一条由传统农业大市迈向现代农业强市的蝶变之路。②9

2024-05-20 ——我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综述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38296.html 1 谱写农业强市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