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绿色铺就美好生活的底色(聚焦十大战略 建设出彩周口)

——沈丘县城市提质工作见闻

□记者 高洪驰

“这两年咱县城变化可真大,路宽了、街净了,到处都是花草树木。”

“是呀,出门是公园、遍地是鲜花,咱就像生活在大花园里。”

5月8日,吃过晚饭,刘子超老人与老伴来到星城公园散步。公园内鲜花盛开、绿草茵茵,盛开的月季花红的似火、黄的如菊,两位老人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聊天。

刘子超老人今年75岁,是沈丘县的一名退休干部,他亲眼目睹了县城这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他对记者说,两年前的沈丘县城没有大的公园,有的路段路灯不亮,有的路段路面坑洼不平,“现在可好了,不但路平坦了、路灯亮了,大大小小的公园还一个连着一个,一年四季景色不同,让人感觉很惬意。”

沈丘县城的巨变还要追溯到2022年。当年,沈丘县委、县政府提出了高质量建设“美丽大花园、幸福新沈丘”的奋斗目标,以“五城五化”为着力点,在城区大力实施1+5+“十百千”工程,推动城区提质更新。截至2023年年底,建成口袋公园、微景观260余处,建成初心文化主题公园、红闸湿地文化主题公园、千字文主题文化公园等七大文化主题公园。通过“拆墙透绿、裸地覆绿、见缝植绿”等行动,栽种各类乔木、灌木100余万株,全县新增绿地面积235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率提升七个百分点,城在林中、人在绿中、房在园中、出门见景成为现实。

“由于周围居民倾倒,原来这条向阳沟里昼夜流淌的全是污水,两岸全是垃圾。现在可好了,马上就要建成中华故事长廊了。”5月9日上午,在东城街道于庄行政村,几名村民在树荫下一边悠闲地打着扑克,一边不停地议论着。村民口中的向阳沟是向阳支渠的一部分,西起尚德路,东至人民大道,全长1.6千米,总面积4.74万平方米,是沈丘城区排水的一条主要沟渠,其中一部分东西横穿于庄行政村而过,由于长期疏于管理,成为一条污水沟。2023年,沈丘县委、县政府把向阳支渠、沙北一干渠等城区的排水沟渠纳入污水治理重点项目。

在治理改造过程中,该县本着利民、自然、弘扬传统文化的原则,充分挖掘人文故事、励志诗词等,在沟渠沿岸精心打造中华故事长廊、中华诗词长廊等。中华故事长廊位于向阳支渠南北两岸,主要以人文、自然、和谐为主题,营造一个集文化、休闲、绿化、美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公园。中华故事长廊以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为始,以中华故事为主线,将《女娲造人》《大禹治水》《信仰的力量》等50余篇传统文化故事与现代文明故事相结合,将美德故事与现代艺术相融合,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中华诗词长廊位于沙北一干渠北岸,设计总长度4350米,总面积4.61万平方米。全段以中华诗词为主线,由《诗经》延续至《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共镌刻诗词305首。长廊内绿树、亭台轩榭相辉映,文化景石、楹联牌匾相结合,呈现一派和谐景观。中华故事长廊、中华诗词长廊等景观的建设,使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今天的游览地。

自古以来,沈丘就有“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之称。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更好地把沈丘建设成为豫皖两省边际有重要影响和美誉度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在2022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沈丘县委、县政府把改造提升和谐西路、长安东路、吉祥路西延提上了议事日程。当年3月,三大出城道路同时破土动工。去年,槐莲路、纸洪路等13条共400余公里的县域主要道路相继升级改造。同时,改造提升背街小巷86条,打通断头路15条,完成墙体美化、窨井盖修复1万余处,新铺路沿石100余公里,打通了城区交通的“最后一米”。

城市提质步伐的加快推进,使沈丘县城环境变美了,道路通畅了,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品位更高,群众的惊叹、赞叹声也越来越多。

道路宽阔整洁,建筑错落有致,城区景色宜人……如今的沈丘,处处彰显着活力、释放着魅力。“在这么美的环境中生活,真带劲!”成为更多沈丘人的心声。②6

2024-05-20 ——沈丘县城市提质工作见闻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38299.html 1 绿色铺就美好生活的底色(聚焦十大战略 建设出彩周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