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志新
五月底的项城,金黄色小麦铺满田野。
早饭刚过,两辆贴有秣陵镇“大槐树调解室”字样的流动调解车穿过街头小巷,停在了罗大婶家门前。
“吃了吗?他家婶子,俺是老高,今天过来给您调解纠纷来了,这三位调解员是老郑、老李和老凡。”调解经验丰富的退休老干部高必亮一见到罗大婶就打起了招呼。
之前,罗大婶专门来到秣陵镇“大槐树调解室”反映,她家因为盖院墙和邻居小蒋发生了纠纷,希望老高出面过问一下。
“你们来给评评理,俺家‘拉’个墙头又没占他家地方,他为何不让‘拉’,还故意将一辆车横在新院墙地基上……”罗大婶看到“请”来了高必亮四人,立即趾高气扬地对邻居小蒋指责起来。
“他家婶子,不要激动嘛!我们不是来了吗?”高必亮劝慰道,“我们先看看现场,再实地走访一下,等会一定给您断好这‘官司’。”
经过一番查看走访,高必亮四人心里有了底。他们回到流动调解车旁,卸下一张小折叠桌,拿出四个小马扎,稳稳地坐在了罗大婶家门口。
在罗大婶和群众的围观中,高必亮开了口:“经过我们核实,罗大婶家在建院墙,是在原院墙基础上向外延伸了一米多,所占为集体用地,并没有得到村里允许,又因为新建院墙就要挨到小蒋家院墙,所以就有了争执。”
罗大婶听到高必亮实事求是的调查结果,一时无语了。
经高必亮四人商议,给出这样建议。一是罗大婶家要把新建院墙拆除,可在原址上复建。二是两家院墙之间集体土地,双方各分一半,均不可修建永久性建筑物。
听到高必亮给出的“专业”调解方案,罗大婶和邻居心服口服。很快,罗大婶就和小蒋签订了谅解协议书。
“老高吗?我是夏营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夏大鹏,俺村有两家人因为盖房起了争执,已经闹了大半月,你们快过来看一下吧!”高必亮断完“官司”正准备“收摊”,突然接到这样一个电话。
今年以来,秣陵镇结合实际,在“大槐树调解室”“坐等办案”的基础上,购置两辆流动调解车,演化出化解基层疙瘩的“流动调解”,实现矛盾产生在哪里,调解车就开到哪里,调解员就出现在哪里,切实打通矛盾纠纷调解“最后一公里”。
“又来‘活’了,自从有了流动调解车以来,我们走村入户,将调解室‘搬’到群众家门口,已经成功调解37起邻里纠纷。”高必亮自豪地边说边发动流动调解车,四人一行又踏上了矛盾纠纷调解之路。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