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付永奇 文/图) 5月29日早上,太阳还没升起,我市各地麦田里便一片繁忙。近10万台各类农机来往穿梭,轰轰烈烈打响了一年一度的小麦机收大会战。
在沈丘县周营乡的一块麦田里,收割机、运输车、搂草机、秸秆打捆机等齐上阵。收割、脱粒后,金灿灿的麦粒从收割机出粮口倾泻而出,装满运输车车厢。“产量还可以,早收早放心!”村民陈大明满脸欣喜。
厚重周口,以农为底。我市是全省粮食生产第一大市,小麦总产量占全省的14%以上。夏收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对于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具有重要意义。为打好这一仗,我市着力稳政策、稳面积,小麦种植继续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由于小麦生长前期雨水充沛,管理较好,越冬期和返青期一二类苗比例超过九成,达到较好水平。进入5月,我市降水较少,各地及时灌溉保墒,开展“一喷三防”,小麦整体长势较好。
麦熟一晌,虎口夺粮。地里长得再好也是庄稼,收到家里才是粮食。记者在郸城县、沈丘县等地看到,各地抢收工作紧锣密鼓、有序推进,麦场防火宣传车、“三夏”生产服务点不时闯入记者视野。
“今年麦收天气不错,小麦机收率将超过99.6%。”市农机技术中心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在我市参加麦收的收割机约有2.5万台,近3天还会再增加5000台左右;参加麦收、秋种的各类运输车辆、玉米播种机、拖拉机等有6万多台,基本可以保障“三夏”作业需求。
春争日,夏争时。为保障麦收顺利进行,我市各县(市、区)均公布了“三夏”机收保障电话号码,各乡镇也都设立了“三夏”生产服务站点;交通、交警等部门对联合收割机运输车辆简化核验程序,快速免费放行;市农业农村局每天编发《“三夏”工作专报》,通报“三夏”工作进展情况;市气象局及时编发《气象信息快报》,助力打好小麦机收大会战。
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截至5月29日17时,全市已收获小麦358.6万亩(当日收割220.1万亩),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32.5%,其中郸城县63.3万亩、商水县48.5万亩、沈丘县46.4万亩、淮阳区45.9万亩、项城市36万亩、太康县35万亩、西华县25.6万亩、扶沟县22.8万亩、鹿邑县21.9万亩、川汇区10.1万亩(含示范区)、黄泛区农场3.1万亩。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