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3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服务有温度 改革有力度(打造群众满意的周口医保)

——商水县医保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医疗保障,一生守护。

集采药品进乡村,群众购药更方便。

乡镇卫生院建起集采药品中转药库。

村头设置医保政策宣传栏。

□记者 邱一帆

近年来,商水县医保局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通过扎实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纵深推进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断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水平等方式,实现医保公共服务提质增效,让群众在家门口能办事、办成事、办好事,为商水县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村卫生室也能买到集采药

“原来买治心脏病的心可舒胶囊需要4块多钱,现在在村卫生室拿药只需要2块钱。”5月28日,商水县谭庄镇武庄行政村村民董玉环到村卫生室买药,便宜的药品令她赞不绝口。“我今年60岁了,心脏下了支架,天天离不开药,现在买药不出村,每月的药费也直线下降,比以前方便、实惠!”董玉环对记者说,“以前,我想看病报销就得去镇卫生院,如今,在村卫生室看病、买药都能报销,看病不用东奔西走了。”

2023年6月,我市创新推行村卫生室药品“三统三保”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村级门诊统筹报补政策,推进国家集采药品落地,在深化医改的同时,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买药贵”问题。目前,商水县已实现集采药品在全县村卫生室落地,形成了镇村全覆盖、保障全方位的集采药品落地实践模式,许多像董玉环一样的患者享受到了医保政策的红利。

武庄行政村村医刘小燕介绍,村卫生室的药品大多来自“集采药品超市”。刘小燕所说的“集采药品超市”就是谭庄镇卫生院村室集采药品中转药库。记者在该药库看到,药架上整齐地摆放着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布洛芬混悬液、阿托伐他汀钙片、复方血栓通片等药品,药品标签上标注着集采药品的名称、生产厂家和单价等信息。“目前,我们集采药品中转药库有67个品种的集采药品,涵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感冒等常见疾病的治疗药物,可以满足村医的用药需求。”谭庄镇卫生院药品采购科科长谭建伟说,集采药品中转药库依托配送企业建立,配送企业结合村卫生室集采药品需求情况,提前配送一定数量的中转药品和备用药品,由镇卫生院负责调拨,方便村医随时下单、随时用药,提升了集采药品配送效率。

这些与商水县医保局积极发动、靠前服务、主动协调,全力推进集采药品进基层分不开。“2023年11月、12月,我们陆续确立了4家乡镇卫生院为试点,采取医院协商,县医保局不干预、不引导的办法,确定了集采药品配送企业。2024年1月,我们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乡镇卫生院为村卫生室代购集采药品。我们要求药品配送企业印制集采药品进基层配送药品彩页,印上药品图片,标识生产厂家、规格和价格,更直观、更方便村医报量。”商水县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卫春忙介绍,创新推出的“集采药品超市”,受到了村医的普遍欢迎。

为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加村卫生室集采药品使用比率、推动集采药品在村卫生室“应采尽采”,商水县医保局将集采药品进基层服务费作为一项内容,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主要用于乡镇卫生院为村卫生室代购集采药品、集采药品中转库房建设和村卫生室使用集采药品。据统计,2024年1月至5月,商水县的582个村卫生室采购集采药品70.5万盒,采购金额238.05万元,村卫生室平均采购金额4090.2元。

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见成效

“如今,在医院看病,不必要的检查项目不用做了,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也缩短了住院时间。这项政策对咱们老百姓无疑是重大利好。”近日,商水县居民周先生因肠炎在商水县人民医院就诊时,对该院实施的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连声称赞。

2023年以来,商水县医保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部署要求,聚焦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改革能力,健全完善机制,奋力推进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质增效,推动“医、保、患”三方共赢。

“以前,医保基金采取‘按项目’支付的方式,为治疗过程中消耗的各个项目付费,优点是简单便捷,医生开什么处方、要求患者做什么检查,医保按照规定的比例支付报销即可。但缺点同样明显,可能会导致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过度医疗’屡禁不绝、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没有充分体现、患者权益和医保基金安全难以得到保证等问题。”商水县人民医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办公室主任柴慧说。

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后,将临床特征和医疗资源消耗情况相似的患者分为同一组。对同组患者,确定相似的费用标准,由医保部门“打包”支付给医疗机构,可以从源头上改变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从多开项目获得收益,转变为控制成本也能获得收入。“实行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但能减轻患者的负担、提高医生诊疗水平,还能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柴慧说。

为确保顺利高效推进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商水县医保局进行了许多探索。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领导小组,组建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专班,配强工作队伍,明确专人负责。制订了《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年度工作要点》,确保了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按时间节点推进落实。召集部分医疗机构,围绕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以来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去外县市学习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先进管理经验,拓宽工作视野,提升业务能力。要求各定点医院按照DRG结算的要求,完善信息系统,按要求完成医院端与医保端信息系统对接,实现结算清单实时上传。严格按要求规范临床病历信息、医保收费信息等,每月的10日前将结算清单上传至省医保平台,确保了医保结算清单在医疗机构实现全流程管理,提高了病案信息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来,我县各定点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强,病历书写更加规范,结算数据上传更加及时,有效激发了各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和费用内生动力,实现了由以收入为中心向以成本为中心转变,县域内各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同比下降4.33%,有效释放了改革红利,从源头上减轻了参保人医疗费用负担,增强了群众对医疗保障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卫春忙介绍。

据统计,2023年,商水县参与DRG医保付费的47家定点医疗机构平均支付率达到104.88%,高于全市平均支付率10个百分点;2024年1月、2月,全县定点医疗机构DRG医保支付率分别为109.52%、108.40%,是周口市唯一的支付率100%以上的县。

医保经办服务暖人心

“以前办理门诊慢病、特病药品申请需要在医院和经办部门来回奔波,现在只需持慢病、特病相关病历,到医保窗口填写相关申报材料,就可以一次性办理。”5月28日,在商水县行政服务中心医保窗口,该县胡吉镇韩屯行政村退休职工韩大爷感慨地说。韩大爷患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需要服用维甲酸和复方黄黛片进行治疗。他在医保窗口申请药品,大大减轻了医药负担。

2023年以来,商水县医保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立足医保服务窗口,在优化医保便民、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真抓实干,将医保服务下沉至“神经末梢”,实现医保经办服务就近办、家门口办,书写了医保便民惠民新答卷。

为了让医保经办服务更快捷、更高效,商水县医保局实行“主任带班制”,由县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和两名副主任轮流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医保窗口值班,落实好首接首问责任制,开展“零推诿”服务受理,对符合规定的即时办理,对手续不全、不符合规定的做好解释。“我从太原回来,在市里的医院给母亲看病,医院说不能报销,我该怎么办?”近日,商水县医保局医保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党收到市民郭女士的诉求。李党了解情况后,立刻与相关工作人员联系核实情况。当天下午,郭女士的母亲在就诊医院顺利报销医疗费用。

在商水县行政服务中心医保窗口,一张张医保办事指南分外显眼。“针对群众高频办理的业务,我们简化办事手续和流程,总结归纳好办理流程,张贴在显眼处,让群众一眼就能看懂。” 医保窗口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商水县行政服务中心流程再造压缩办理时限有关要求,对河南省政务服务网站公示的42项经办业务办理时限进行了规范,对出具参保凭证等10个事项实行容缺办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商水县医保局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医保窗口为群众办理医保时遇到的各类问题提供兜底服务,将“困难办”变为“顺畅办”。针对群众上班时间无法办理业务、下班后窗口人员也下班的突出问题,商水县医保局推行工作日中午医保窗口“不打烊”延时服务、休息日预约服务。在异地就医备案方面,商水县医保局有效落实异地就医转诊“一次备案、半年有效”,将无第三方责任人外伤费用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指导参保人员出院前补办异地就医备案,切实提升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据统计,2024年1月至4月,商水县城镇职工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率99.7%,城乡居民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率86.85%。

2024-06-03 ——商水县医保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2914.html 1 服务有温度 改革有力度(打造群众满意的周口医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