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5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厚植绿色基底 建设生态家园

——我市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 记者 付永奇 通讯员 付成林

“外面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到处都有花花草草,我越来越喜欢散步了!”初夏时节,周口中心城区随处可见的游园成为亮丽的风景,让退休教师李梅英感慨不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全市各级环保部门牢记嘱托、践行使命,强化作风能力建设, 锻造环保铁军,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生态保卫战,为美丽周口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生态保障。

精准发力,打好攻坚战,守卫“周口蓝”。近年来,我市驰而不息打好蓝天保卫战,成立以市委书记和市长为双组长的攻坚领导体系,完善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领导机制。各级环保部门强化工业企业治理,严格落实大气污染管控措施;强化施工扬尘污染管控,加强对各类工地排查整治;强化移动源管控,加强重型货车检查;严格环境准入监管,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建设,提升铁路货运和水运比例。2023年,全市优良天数254天,超省平均值7天,全省排第五名,受到社会各界称赞。

以绿荫城,美化环境,提升城市生态“颜值”。我市坚持高标准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在周口中心城区实施“一带四林百园”工程:沿环城高速两侧建成300米的生态林带,建设5000亩森林公园、6000亩建业绿色基地、2300亩植物园、1200亩铁路主题公园,新改建100座街头游园。通过实施规划见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屋顶植绿等,形成街道绿化、公共绿地和庭院绿化三位一体,市区和近郊相衔接的绿化格局。面积不大却景致怡人的街头游园像一块块碧绿的翡翠,点缀在城市高楼大厦之间,为城市道路景观增添亮点,方便市民休闲、锻炼。

建设良田美景,让群众尽享生态红利。我市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立足打造出更多绿色宜居空间,鼓励各县(市、区)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推进各具特色的生态品牌建设。西华县通过市场带动,种植万亩桃园,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双提升”;项城市以汾泉河湿地公园建设为抓手,持续提升调蓄洪水、净化水质、养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效益;商水、郸城、淮阳等地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走出一条建农田、美家园、富百姓的新路子,绘就一幅“村在田中、田在村间”的良田美景图。

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把“纳污沟”变成“景观塘”。2022年,我市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支持城市,获得中央奖补资金2亿元,对淮阳区、郸城县、沈丘县的141条(段)农村黑臭水体和75个自然村生活污水系统进行治理,使“纳污沟”变成“景观塘”“生态塘”“经济塘”。淮阳区探索出7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走出一条适合平原农区“低成本、易管护、可持续、效果好”的生活污水治理之路,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绿色,城市发展的最美底色。生态环境越好,群众的幸福指数、宜居指数就会越高。“我们将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十足的干劲、万分的责任,为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加美好的美丽周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韩秀娟表示。②5

2024-06-05 ——我市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3062.html 1 厚植绿色基底 建设生态家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