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8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完善保障激励政策 吸引人才服务乡村(主流媒体看周口)

□记者 张洪涛 整理

6月4日,《人民日报》第13版,以《河南不断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日常就医 村里就行》为题,对河南省不断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典型做法进行了集中报道。其中选取典型事例对太康县“完善保障激励政策,吸引人才服务乡村”“医保报销更便捷”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报道,全文如下:

39岁的村医郭景华,现在是太康县毛庄镇三里桥村学历、收入最高的人之一。

“按照规定,开一个处方,俺可以收6元诊疗费,这一块,每个月收入1300多元;全村常住人口1600多人,每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去年是80多元,其中45%直接打到俺卡里。这两项加起来,俺一年收入差不多8万元。这在村里,可是不少了!”她给记者算了笔收入账。

郭景华20岁嫁到三里桥村。爱学习的她,32岁又参加高考,到商丘医学专科学校读了临床医学专业,拿到了大专文凭。2020年,她考取了太康县的大学生村医,又回到三里桥村。

“俺家人现在都到县城住了,俺也想去县城开诊所。但一来,俺娘就是村医,俺对这职业有感情;二来村医现在待遇不错,还有事业编制,俺觉得留在村里服务乡亲也挺好!”她的想法挺实在。

郭景华除了在村卫生室日常接诊外,还承担着全村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和高龄老人等重点人群的建档、随访、保健任务。上门送诊、送药,帮助村民改善卫生习惯、传播保健知识,村民对她这个全村老少的“健康管家”都很尊敬。

村卫生室实施门诊医保直接报销,郭景华说,这项政策让更多人愿意在村里看病了,“以前村民为了用医保,宁愿舍近求远去乡里、县里,现在村卫生室能报销,就近来看病的人多了,俺的诊疗费收入也水涨船高了,加上国家年年加大补助,收入只多不少。”

“俺这卫生室,现在预备了120多种常用药,都在医保目录里。村民有个感冒发烧、头疼脑热,俺都能看,都能治。”郭景华说,“报销比例还高,村民在卫生室买药,报销65%以上。”

“几年来,我们积极推进村卫生室门诊医保结算,目前已覆盖全县全部774个行政村。”太康县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团结告诉记者,“这项政策,便利了村民就近就医,也提高了村卫生室的活力和规范度。”②19

2024-06-08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3283.html 1 完善保障激励政策 吸引人才服务乡村(主流媒体看周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