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启峰
对很多人来说,土元是种令人生畏的昆虫:其身体扁平,色泽棕黑,形似一枚硬币大小的鳖(故而又名土鳖),生活在阴暗潮湿之地,昼伏夜出,平日难得一见。如果不小心惊扰了它,它会疾速爬过,雄性土元有翅会飞,对于不熟悉这种昆虫的人来说,还是挺害怕的。
但是于艳华不怕它——她养了15年的土元,不仅自家实现了小康,还带动十多个家庭进入这个前景光明的产业。
6月5日上午,淮阳区郑集乡大孔庄行政村“河南润群养殖有限公司”内,村民于艳华与丈夫孔祥龙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搅拌饲料、投喂土元、筛捡成虫、清洗烘干、孵化虫卵……他们在30℃的虫房里工作,汗水很快浸湿了衣衫。
今年的土元生长良好,它们个挨个、密密麻麻地在10厘米厚的土层里爬动,产下一堆堆黑色的虫卵。产卵意味着土元生命周期的结束,工人将它们从土层中筛出,清洗后进行48小时的烘干,制成珍贵的中药材。
“出虫”是一个养殖周期最繁忙的时段,相当于小麦的麦收。养殖基地外,大片的小麦已经收割完毕,于艳华、孔祥龙则刚刚开始他们的收获之旅,这种忙碌将持续两个月左右——出完成虫,孵出幼虫。
虽然忙累,但他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最近几天,外地药材收购商陆续向他们打来定金,今年土元收购价格比较平稳,在90元/公斤的价位浮动,有望取得一个好收成。
土元是传统中药材,具有化淤止血、消肿止痛、通络理伤、接筋续骨等功效,是理血伤科要药,主治关节炎、腰腿跌打损伤等。现代医学证明土元对白血病、癌症等也有一定疗效。如今与土元配全的中成药有200多种,其市场前景明晰而广阔。
土元养殖已经形成一个产业,但在周口从业者少之又少,于艳华是怎样跨入这个产业的?
15年前,于艳华在淮阳区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当时单位面临改制,将被撤销,工资很低。于艳华那时36岁,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生活艰难,她不想“混”在单位,便向远在亳州的一个亲戚学习养土元。亳州号称“中国药都”,中药材交易量冠绝全国,药农众多。她的这位亲戚擅养土元,在业界颇有名气。养土元不需要占用太多土地,正适合她这种下岗职工。于艳华在娘家豆门乡建起一个500平方米的虫房,开始了职业转变。
刚开始规模小,又没有经验,于艳华养殖的土元产量低,饶是如此,收入也远超工资,这让她坚定了养殖土元的信心。15年来,土元市场经历了饲料、成品价格剧烈波动的冲击,但于艳华始终稳扎稳打,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如今已建成一个占地20多亩的养殖基地。她手把手传授技术,带动了十多个家庭从事这个产业。
“总体来说,养土元比养猪、养鸡风险小,不存在被瘟疫‘收割’、养殖物‘团灭’的风险,收益也要高一些。”孔祥龙说,前些年,他当过建材供应商、卖过珠宝、当过司机,闯荡了一番,发现还是妻子养殖土元更稳当,便收了心,专心致志协助妻子养土元,如今技术也有小成。
孔祥龙、丁艳华都已年过五旬,但看起来比同龄人要年轻得多。对此孔祥龙呵呵一笑:“我们遇到的许多药商、药农才叫年轻,年岁虽高,都是满面红光。我们从事的是健康产业,年轻一些不也正常吗?”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