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特色产业孕育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吴继峰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也日益多样化。据报道(《周口日报》2024年6月11日),在川汇区华耀城街道葛湾村,芦荟产业正悄然崛起,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新亮点;在淮阳区郑集乡大孔庄村,土元养殖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产业无大小,关键在经营。这两个看似相对小众的产业,实则蕴含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芦荟产业在葛湾村的崛起,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芦荟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超过1500亩的种植面积,超过5000万元的年产值,这些不俗的成绩是当地群众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正在释放巨大潜力的有力证明。芦荟产业的兴起,不仅丰富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内涵,也为村民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淮阳区郑集乡大孔庄村的土元养殖也展现出勃勃生机。土元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村民于艳华通过多年的努力,不仅自己实现了小康,还带动了周边多个家庭加入到土元养殖的行列中。这种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不仅拓宽了村民的致富渠道,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土元养殖的成功实践,为乡村产业的谋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找到适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径。无论是芦荟种植还是土元养殖,都是基于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精准选择。这些产业不仅具有生态环保的特点,而且市场前景广阔,能够为村民带来稳定的收益。因此,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产业总结出共性的发展方向,就是要鼓励更多的地方结合自身实际,以“特”取胜发展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当然,基层群众直接面对市场,总是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必须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资金、市场等方面的支持。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此外,还需要加强产业规划、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提升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让我们与基层群众携手共进,以特色产业为引擎,走好乡村全面振兴之路,推动新时代乡村巨变。①6

2024-06-12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3545.html 1 特色产业孕育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