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4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致敬,高温下的铁路人! (高温下的坚守)

开栏的话

随着夏季高温的持续,我市各行各业的一线工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或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或在密闭空间内忍受闷热,用辛勤的汗水诠释着责任和担当。6月12日起,本报将深入一线,通过采访广大一线工作者,记录他们在高温下的坚守与奉献,展现新时代有责任、有担当的周口人形象。

□记者 王永剑 通讯员 李凯强

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保障。在高温环境下,铁路设备容易发生定位偏移、线索弛度增大等安全隐患。

6月12日,按照计划,漯阜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周口线路车间路工们要对周口站东头44号和46号道岔进行维修作业。

当天的天气预报气温为27至40度。

8时,工区职工穿着作业服,戴上遮阳帽,抬着工机具、测量道尺,带上调试对讲设备,大家干起活来轻车熟路,有条不紊。

从车间到维修现场这段距离,虽说只有短短的几百米,抬着器械的工人已经开始冒汗。

9时40分,作业天窗命令准时下达。经检查,轨温符合作业条件。带班人员刘全营一声令下,现场忙碌得像气温一样热起来。

钢轨经过暴晒已经滚烫。刘全营手拿道尺,一边测量着轨距和水平,一边趴在钢轨上查看设备情况。地表温度达到了四十度,铁轨像烧热的鏊子把他的脸烫得通红,汗水落在道砟上,瞬间就蒸发了。

参与作业的职工都在与高温抢进度。负责扣件维修的操作内燃扳手对有松动的螺栓进行紧固,嗡嗡作响;负责起道的操作捣固机器,一下、两下、三下……不停塞填着轨枕下方的石砟,使下沉的钢轨达到要求的高度;负责封砟的职工手拿钢叉,不断对缺砟地段进行道砟补充,增强线路的稳定性……

作业服不透气,开工十几分钟就被汗水浸透。整个维修现场就像一个大蒸笼,感觉吸入的空气都是热的。遮阳帽下,那黝黑的脸庞和泛白的嘴角,格外引人注目。“现在要是下场雨,该有多带劲啊!”线路工张全发的一句话引起一阵笑声。

2个小时后,大家高标准完成了两组道岔的检修任务。每个人像从水里捞上来一样。烈日下,他们互相打趣着脸上的汗水、油渍。

铁路工人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保证了铁道线上的安全。②6

2024-06-14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3660.html 1 致敬,高温下的铁路人! (高温下的坚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