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5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时祖前:“群众满意度是我工作的标尺”

记者 任富强 臧秋花 通讯员 郁发顺

“村里微信群里说,梁大爷家种的二亩桃子滞销,我买了些……”

“困难户赵大妈身份证快过期了……”

“村南头的几家人因为抗旱争水井,吵起来了……”

6月13日10时许,在市公安局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分局搬口派出所沈楼警务室里,时祖前的妻子曹秀丽不仅带回来一兜桃子,还带回来一堆信息。

“我去地里看看争水井的事儿,你去帮赵大妈采集身份证信息。”不顾室外似火的天气,时祖前骑车赶往村口。

这样的场景对于“夫妻警务室”的时祖前夫妇来说再平常不过。时祖前是市公安局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分局搬口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自2006年11月参加工作以来,他获得“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2022河南“最美基层民警”、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河南省优秀社区民警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群众的事再小,在社区民警眼里也是大事。 时祖前所在的沈楼警务室是一个农村警务室,面对的多是家长里短和矛盾纠纷。为此,时祖前精准“把脉”,让矛盾纠纷迎刃而解。

2024年3月,由于个人档案和身份证上的信息不一致,在外地工作的村民梁某面临停发工资的情况。梁某的家人来到沈楼警务室找到时祖前,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他。

了解情况后,时祖前立即着手走访调查,查看户籍底册信息,走访村干部,甚至多次前往淮阳区调查。最终,他写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上报给相关部门。

经相关部门回访调查,梁某拿到了证明自己个人档案信息和身份证信息一致的证明,工资也恢复了发放。这样一件棘手的事情,经过时祖前及时处理,得到了妥善解决。

“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积极处理百姓遇到的‘疑难杂症’,化解治安隐患,这是社区民警的基本职责。”时祖前说。

不懈努力化解矛盾纠纷

2012年,时祖前和曹秀丽带着4岁的儿子搬到了他们的新家——搬口派出所沈楼警务室,在这一住就是十多年。十多年来,时祖前夫妇坚持“门常开、人常在、随时来、随时办”原则,热情服务辖区群众,得到群众的一致称赞。渐渐地,沈楼警务室成为远近闻名的“夫妻警务室”。

2024年5月中旬,在时祖前的“疑难矛盾纠纷本”上记录2年多的一起家庭矛盾终于得到妥善解决。

这是村民梁某某夫妇因感情不和引发的家庭矛盾。这对夫妻育有一子,后因闹了点矛盾,女方外出打工不再回家。

时祖前了解情况后,主动去做梁某某的思想工作,和梁某某远在外地打工的妻子电话沟通。经过多次沟通交流,2024年5月中旬,梁某某的妻子回到家中,夫妻二人和好如初。

2011年以来,时祖前为辖区群众做好事2640件,调解辖区矛盾纠纷653起 ,矛盾纠纷化解率100%,群众满意率100%……看着墙上张贴的海报,时祖前告诉记者:“数据、成绩、荣誉……我都不在乎,我还得加把劲儿,群众满意度是我工作的标尺。”②25

2024-06-15 记者 任富强 臧秋花 通讯员 郁发顺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3734.html 1 时祖前:“群众满意度是我工作的标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