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玉米芯“变形记”(主流媒体看周口)

从“论堆扔”到“按克卖”

□河南日报记者 方化祎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时珍

6月12日,周口。新麦入囤,玉米泛青。又一茬玉米寄托着希望,正在拔节成长。

作为玉米主产区,周口每年种植玉米大约800万亩,产出80多万吨玉米芯。随着经济发展,在柴灶淘汰后,玉米芯被视为农业废弃物,难以处理。

一项技术和一个企业的“邂逅”,正在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河南益常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常青生物”)把以前“论堆扔”的玉米芯变成了“按克卖”的宝贝。

玉米芯华丽“转身”

益常青生物到底对玉米芯施了什么“魔法”?

坐落于周口经济开发区的益常青生物,是专业从事低聚木糖生产、研发与销售的高科技现代化企业,立足周口农业资源优势,以非粮生物基玉米芯为唯一原料,采用生物科技将其中的半纤维素提取转化成低聚木糖。低聚木糖是一种功能性聚合糖,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饮料、饲料等行业。

“目前,益常青生物一期项目可年产1000吨低聚木糖,年利用玉米芯一万余吨。

我们通过采购玉米芯,每年可直接为农户增收800余万元,同时年减少碳排放量1.73万吨,相当于种植170万棵树。”益常青生物董事长李尚介绍,该项目二期建成后,年利用玉米芯可达2万余吨。玉米芯的提取剩余物还可用作食用菌栽培基质、有机肥料、生物质燃料等,整个产业链可以把玉米芯“吃干榨净”。

就这样,玉米芯被以一种绿色、环保的方式成吨地处理消化掉了,不仅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而且带动当地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从玉米芯中提取出低聚木糖,益常青生物的产品每克价格达5—10元。

专利技术打破垄断

广阔的市场前景、巨大的时代风口、绿色环保的生态价值,加之周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当年,这些因素的结合,最终让法国留学归来的李尚下定决心回乡创业,2014年创办益常青生物。

“利用所学回报家乡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只有在家乡,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和踏实。”李尚说。

益常青生物利用江南大学的专利技术,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于2018年,全球首发了99%纯度的低聚木糖产品和超低水活度(水分活度小于0.1)的低聚木糖产品,一举打破了行业内十几年的技术垄断。

目前,益常青生物已与伊利、娃哈哈等国内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同时,产品远销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

近日,益常青生物与江南大学研发团队,联合对皮肤衰老与微生态关联进行的临床研究取得成果。其研究成果于2024年3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Food&Function》(食品与功能)发表。

“这项研究成功证明了低聚木糖不仅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还具有抗衰潜力。”李尚表示,未来,这项研究成果将会推进公司低聚木糖产品进入新赛道。

持续深耕开拓未来

经过10年的发展,益常青生物现设有河南省低聚木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低聚木糖产业化基地,具备了先进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

多年来,作为生产制造企业,益常青生物坚持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把精益管理理念落实到生产管理的每个环节,已获得多项国际质量体系标准认证。

益常青生物建立了一支年轻的研发团队,已拥有各项专利35项,3项产品获“健康中国·营养健康产业创新产品”,成为5项低聚木糖相关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的制定者。

健康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李尚表示,益常青生物将坚持以“为人类创造健康生活”为使命,致力于打造低聚木糖健康产业品牌。(原载于6月16日《河南日报》)

2024-06-17 从“论堆扔”到“按克卖”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3805.html 1 玉米芯“变形记”(主流媒体看周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