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近3日降雨基本解除我市土壤旱情(记者带您看“三夏”)

本报讯(记者 田亚楠)6月16日,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6月14日到16日,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雨,多个地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雨量。本次降雨为4月份以来我市首次大范围有效降雨,能有效缓解我市的干旱程度。

4月下旬以来,全市高温少雨,天气干旱严重。6月9日,我市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IV级应急响应。6月12日,我市发布干旱橙色预警信号,鹿邑县、项城市、沈丘县达到重旱等级气象,其他县(市、区)均为特旱等级气象。

当前正值“三夏”关键期,旱情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针对旱情,我市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部署、精心谋划。6月16日凌晨,我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开始蹲守,适时出动高性能火箭作业车、地面作业装备,指挥人员和作业人员抢抓一切有利天气条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增雨作业。

6月14日12时到16日12时,全市平均降水量 26.8 毫米,各县(市、区)平均降水量(毫米)分别为:川汇区 43.5、太康县 35.4、扶沟县 32.6、商水县31.0、西华县25.9、郸城 县25.7、淮阳区 23.4、鹿邑县22.3、项城市 20.6、沈丘县 14.6。

“近日,我市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除淮阳区南部、沈丘县西部和北部以外,全市大部地区都出现25毫米以上降水,其中大于50毫米的有17站。此次降水基本解除了土壤旱情,有效补充了底墒,对秋作物的出苗及春播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建议未播种地块趁墒播种,出苗地块及时查苗补缺,确保苗齐苗壮。”市气象台副台长马新园说。②6

2024-06-17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3807.html 1 近3日降雨基本解除我市土壤旱情(记者带您看“三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