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第03版:扶沟新闻 PDF版

刘志愿:孺子牛耕出致富花(为人民履职 为扶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

□记者 金月全 通讯员 王仁熙

“我因年龄和身体原因,以后不再当村干部了,但是我还会以一名人大代表的身份,给村党支部当好参谋、做好后盾。”近日,扶沟县人大代表刘志愿在杨村岗村党员群众代表会上这样说。

退伍不褪色,甘为孺子牛。1977年,朝气蓬勃、热情大方的刘志愿退伍回到吕潭乡杨村岗村,经常参与村内公共事务,平日里与人为善、不求回报,得到乡里乡亲一致好评。两年后,年仅24岁的他被推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后来又担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44年。他为人公道正派,一直心系群众、心系发展,在村内邻里纠纷调解、人居环境整治、西蓝花产业发展等战线上,处处有他的身影,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爱戴,多次受到党组织的表彰。

抗洪冲在前,疫情显担当。2021年7月20日,突如其来的洪水从上游倾泻而下,贾鲁河、双洎河、清水河等贯穿扶沟的几条主要河流水位迅速上涨,特别是贾鲁河,随时有漫堤甚至决堤的危险。面对险情,刘志愿组织应急先锋队30余人,冲上大堤,搬物资、扛沙袋,奋战不休,帮助高风险区转移群众上千人。2021年11月,吕潭乡西蓝花大丰收,但是受疫情影响,蔬菜向外运输成了摆在村民面前的一道难题。刘志愿积极向上级反映,立下军令状,经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办理通行证,采取货车驾驶室贴封条、司机不下车、车辆全面消毒的办法阻断病毒传播。刘志愿多次带领满载西蓝花的货车上高速,发往全国各地,确保蔬菜销得出,保住了群众钱袋子。

软硬两手抓,推进农村美。刘志愿深知道路的重要性,带领村民迅速完成房前屋后清障工作,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让全村早早就通上了水泥路。刘志愿为村里安装路灯140盏、栽植绿化树和花卉1000余棵,美化亮化了村内环境。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刘志愿连年举办“好媳妇好婆婆暨道德模范”等评优表先活动,张贴光荣榜,倡导尊老爱幼、崇德向善;组建舞蹈队,编演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并多次登台演出。杨村岗村成功创建生态宜居星、文明幸福星。

种下致富花,带领农民富。杨村岗村现有耕地6900余亩、人口2600余人,人均耕地2.6亩,但是传统种植模式单一,且多为“一麦一秋”,亩均收入仅2000元。刘志愿说:“我们的老百姓这么勤劳,不应该这么穷!”他多次到山东寿光、南阳等地考察,发现西蓝花具有种植前期投入少、发展门槛低、社会需求量大的特点,决定发展西蓝花种植产业。十余年来,杨村岗村村民从不理解到零星跟随种植,到今天的全村年种植面积4000余亩,再到辐射带动全乡每年种植4万余亩,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一步一步走来,西蓝花已经成为一朵盛开的致富花。现在,杨村岗村已经成功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有保鲜库57座、制冰厂12家、保险箱厂1家、节水滴灌带厂1家、大型农机合作社1家、育苗棚20余座,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西蓝花产业链条,西蓝花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脱贫户马二明通过种植西蓝花,年收入超20万元。种地能手魏月花被《人民日报》报道。扶沟西蓝花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名特优新”农产品。吕潭西蓝花被评为河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杨村岗村被评为河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刘志愿牢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坚定地把上级的政策落实下来、把群众的呼声反映上去,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优秀代表的使命担当。

2024-06-17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3821.html 1 刘志愿:孺子牛耕出致富花(为人民履职 为扶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