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切莫矫枉过正(沙颍时评)

□刘猛

“村中不闻鸡鸣,池塘不见鸭鹅”;主路反复割草,小巷藏污纳垢;过度拔高治理标准……近期,《半月谈》报道一些地方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出现偏差、走样,引发社会关注。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本意是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事实上随着这项工作的推进,很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农民生活环境普遍大幅改善,乡村生活迈向宜居宜业。问题是整治工作在某些农村走偏了路,把农村环境弄得“鸡犬不闻”,如此作为,难怪有村民发出灵魂拷问:“听不见鸡叫,还是农村吗?”

当“村中不闻鸡鸣,池塘不见鸭鹅”成为部分农村整治后的常态,不能不令人反思:一些走偏现象的背后,是否有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在作祟。不考虑地方实际情况,用僵化的行政命令代替科学合理的规划;用一些不接地气的考核标准,要求盲目复制城市的整齐划一;过度追求环境美化而刻意抹掉乡村特色,这些做法严重背离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初衷。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事关广大群众根本福祉。要回归以人为本的初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充分尊重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将农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整治成效的重要标准,扎扎实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②6

2024-06-18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3862.html 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切莫矫枉过正(沙颍时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