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瞄准示范抓建设 聚焦和美促提升

淮阳区新站镇“四个立足”助推乡村美丽蝶变(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本报讯 (记者 侯俊豫 通讯员 牛永政 姚瑶) 主次街巷干净整洁,墙体彩绘栩栩如生,展现乡村新风貌;产业发展兴旺,绿意盎然的田野里瓜果飘香……近年来,淮阳区新站镇在“千万工程”经验指引下,以建设和美乡村为方向,把农村人居环境美化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统筹起来,深入推进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等各项重点工作,全面助力乡村美丽蝶变。

立足环境美化,让乡村“靓”起来。新站镇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抓手,以“三大行动”为重点,深入开展黄土裸露整治,积极推进“一宅变四园”,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镇184个坑塘治理实现全覆盖,黄土裸露整治覆盖面积80%以上。大力推行保洁员机制改革,建立健全长效管护保洁机制,严格落实“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区处置”机制,全镇配备保洁员128名、护林员40名、公益岗人员159名、垃圾清运车5辆、电动三轮环卫车16辆。通过定区域、定人员、定标准的方式,打破任务不明、责任不清的“大锅饭”模式,推行“网格+街长”的方式,联合镇综合执法队、镇市场监管所、镇消防站、镇派出所4个单位和镇干部、村干部、保洁员3类人员,激发该镇管理主体和责任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该镇长效管理“红黑榜”通报制度,不断提升该镇精细化管理工作水平。今年以来,该镇累计开展大街集中整治行动12次,规范流动摊位50余个,开展“门前五包”宣传活动210余次,《商户“门前五包”责任书》签约率达100%,排查各类隐患问题40余处,均已整改完毕。

立足产业培育,让乡村富起来。新站镇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围绕“农旅度假+生态度假”,着力发展生态休闲体验式农业和农家乐式旅游产业,发展精品民宿及特色餐饮。颍水晓畔露营地越来越受游客的青睐。持续创新“三个共同”促振兴机制,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等资源优势,积极引进羊肚菌种植产业。目前,该镇建设大棚90余座,在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预计每座大棚(一亩地)能产鲜羊肚菌500余公斤,产值10万余元,带动群众就业120余人。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吸纳务工、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大户带动、农户参与、群众致富的生动局面。近年来,该镇带动农户发展大蒜、香椿、油菜花等特色种植650余亩,年人均增收7000余元。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以葡萄、梨为主的优质果品,截至目前,葡萄种植基地近200亩,梨树种植近180亩,带动群众就业600余人,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立足资源盘活,让乡村“火”起来。新站镇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为契机,不断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对村集体的闲置房屋、公共服务设施设备、集体“四荒地”、林地等集体资产,通过租赁、参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前提,大力开发集体耕地、非农建设用地、大棚以及荒滩等资源,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发包、入股合作社、出租集体资源、村集体统一经营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鼓励沙颍河经济带沿线村庄借助交通优势,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食用菌种植、水果采摘园等特色产业带,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该镇成功创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1个,建设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盘活涉农资产,成立28个村级农业合作社和1个镇级合作联社,流转土地3万余亩,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

立足融合共治,让乡村“和”起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机制,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马上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立网格微信群28个,按照“一户一代表”模式,将辖区2万余户家庭纳入微信群管理,选派28个网格长、130个网格员、256个网格助理员及5名包片民警进驻网格微信群,初步形成“专群结合、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立足网格单元,创新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格,矛盾不上交”,积极打造和谐环境。发挥网格治理参与者的人缘地缘优势,推动行政村警务与网格化服务管理融合开展。推进警务室与“讲理堂”建设,创新成立警民联调服务中心5个,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②5

2024-06-27 瞄准示范抓建设 聚焦和美促提升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4465.html 1 淮阳区新站镇“四个立足”助推乡村美丽蝶变(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