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聚力强链 “汽”势如虹(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探寻我市汽车(新能源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脉络

河南奥兰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车间一角。

□记者 何晴 李艳华 文/图

周口,以创新为驱动,以产品为龙头,抢抓机遇,育动能、添优势,为汽车(新能源车)零部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积蓄持久动力。当您踏上这片充满希望和无限可能的土地,仿佛能够听见产业发展激昂有力的脉搏跳动声,目光所及之处,皆能深切感受到蓬勃向上、势不可挡的活力与能量。

数据显示,全市现有缸体缸盖生产企业12家,底盘生产企业4家,液压配件生产企业3家,齿轮生产企业3家,轮毂生产企业3家,约有CNC机床2500台,汽车零部件外贸出口企业8家……

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汽车(新能源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周口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在这一历程中,该产业如何突围、加速崛起?近日,记者走进相关企业采访,探寻产业蓬勃发展、聚力提“汽”背后的“动力源”。

培育壮大

产业集聚“扶摇直上”

周口汽车(新能源车)零部件产业主要集中在以发动机缸体缸盖为主的铸造零部件产业、以车身线束和高压线束为主的汽车(新能源车)线束产业、快速发展的轻量化冲压零部件产业,主要分布在扶沟、西华、沈丘、项城等县(市),主要产品有柴油发动机缸体、缸盖、减震器、臂轴、摇臂、高低压线束、线束端口连接器等。

走进扶沟县中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产业园内的河南嘉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制造车间里,生产紧张而有序,我市首条人机隔离、机器换人的汽车缸体缸盖全自动生产线正在运转。嘉友机械是一家专业生产内燃机气缸盖的企业,生产环节全部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了无人化生产。车间里两条智能化汽车零部件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交接信息、生产装配,流水线旁显示屏上的各项数据实时更新、一目了然,仿佛在诉说着科技的力量。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产业是扶沟县的特色产业,其中缸盖缸体制造更是该县的传统产业。近年来,该县瞄准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底盘零部件两大产业链条,强力推进全县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扶沟中原汽车产业园项目就是实施“聚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目前,该产业园已入驻河南隆科威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周口市首家“黑灯工厂”(指车间高度智能化,设备在不开灯、无人操作的状态下依然可以按照指令运行)嘉友机械等项目 24 个,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良好平台、注入发展活力。

河南奥兰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是生产发动机缸盖缸体龙头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欧洲,国内主要与大型发动机生产企业配套。走进企业生产现场,工人们正忙碌地操作着各种设备,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专业与专注。通过政府“牵线搭桥”,该公司与广西北部湾动力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河南奥凯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引进专业人员和先进技术,从发动机单一零部件生产向整机自主研发生产延伸,首台自主研发大型 OK19 型发动机正式下线,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推动了当地先进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发展。

无独有偶,扶沟县隆力气缸盖有限公司是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铸铁气缸盖、气缸体的研发、工艺设计、铸造、加工于一体,已成功进入国际市场。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该公司先后引进缸盖缸体数字化、智能化加工设备和全自动数控生产线,配套建设产品研发中心、行业质量检测平台,采用电频炉和消失模铸造生产工艺,实现了绿色生产。同时,该公司还建立了产品研发中心、行业质量检测平台,企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厚植沃土

产业发展朝“汽”蓬勃

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夯实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硬支撑”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关键。

目前,全市聚焦汽车(新能源车)零部件产业补链延链固链,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扶沟中原汽车产业园项目建成投用,吸引了20 多家零部件生产企业集中入驻;沈丘县围绕凯旺科技建设现代科技产业园,吸引汽车(新能源车)线束配套上下游企业入驻;海鑫精密年产 1500 万套铝压铸精密结构件项目已建成;总投资 10 亿元的周口民赞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9000 万米线缆线束新材料建设项目,总投资 15 亿元的精泰智能终端(周口)产业园项目等一批延链补链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 3 亿元的摩尔力传感器生产项目,总投资 5 亿元的腾龙昭和(河南)科技有限公司线束生产项目正在积极谋划落地。

做好上下游协作配套,搭建平台。在铸造零部件方面,世通机械年产发动机缸体、缸盖及其他发动机零部件 4 万件,主要配套上柴动力、康明斯、洛阳一拖、无锡动力等企业;嘉友机械年产发动机缸体、缸盖 1 万件,集中配套广西玉柴集团。在汽车线束方面,凯旺科技年产 1000 万套控制系统主供线束和高压线束及相关配套线缆组件连接器,能满足 40 万辆汽车配套需求;西华县民赞实业新能源线缆线束产业园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产 1000 万套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线束,年产 0.5 亿米新能源充电桩线束。在冲压零部件方面,西华县海鑫精密年产 1500 万套铝压铸精密结构件,能满足 20 万辆汽车(新能源车)配套需求;项城市腾龙科技年产 50 万件新能源汽车高端电路板项目建成后,能满足 5 万辆汽车配套需求。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先机。凯旺科技多年来持续保持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超 5%的高比例,开展了电子精密连接器及线缆连接组件产品自动化及智能化深度研究与开发,成功创建了河南省精密连接组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电子相关产品,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进军。金泰金属从铝合金原材料生产延伸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铸造产品,已具备大部分汽车(新能源车)零部件产品的生产能力。世通机械与上海夏雪科技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零排放甲醇发动机”缸体和缸盖,在发动机行业中获得广泛认可并得以装机使用。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 家,有 10 家企业通过了汽车行业 ISO/TS16949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发挥本土人才优势,协同发展。我市汽车(新能源车)零部件产业拥有6000多名产业工人、500名市场营销人员以及3000多名熟练技术工人。周口师范学院设有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河南科技职业大学也设有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培育了大量优秀的技术人才。此外,市场空间优势也颇为明显,扶沟拥有豫扶、天誉、华光、中泰等多个国家和省级著名商标,品牌效应不断凸显。凯旺科技逐步拓展了如宇通客车、宁德时代、零跑汽车、比亚迪等众多优质的新能源及汽车客户。河南安钢周口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具备汽车车身高强度用钢生产能力,龙都电磁新材料有限公司具备新能源电机电磁钢材生产能力。

未来,周口汽车(新能源车)零部件产业将继续乘势而上,瞄准汽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与制造、研发与设计等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实施精准对接招商,促进项目快速落地,为周口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在全国乃至全球汽车零部件领域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采访札记:

记者探寻汽车(新能源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脉络,所见令人振奋。

从扶沟到沈丘、西华到项城,产业集聚发展,园区兴起,企业汇聚,形成强大合力。重点项目如中原汽车产业园建成投用,吸引众多企业入驻,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嘉友机械全自动生产线高效运转,奥兰船舶、隆力气缸盖等企业在各自领域创新突破,产品走向国内外。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凯旺科技高比例研发投入、进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金泰金属延伸发展,世通机械创新成果频出,展现我市此产业抢占科技先机的决心。众多企业成长,成果涌现,相信周口汽车(新能源车)零部件产业未来将更加辉煌。②6

2024-06-28 ——探寻我市汽车(新能源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脉络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4522.html 1 聚力强链 “汽”势如虹(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