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在周口关帝庙感受古建筑魅力(行走周口大地 发现文物之美)

□记者 何晴 邱一帆

夏日炎炎,葱茏的绿色铺满了周口城,巍峨壮观的关帝庙静静矗立在沙颍河北岸。

湛蓝的天空下,周口关帝庙灰墙青瓦,大红门顶上挂着一个牌子,上有三个烫金大字“关帝庙”。这古色古香的格调,使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感。一踏入周口关帝庙,便被一股独特的文化气质包裹着: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巍峨壮观、装饰富丽,在空间安排上错落有致、浑然一体;铁旗杆、石牌坊、碑亭等小体量建筑穿插其间,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建筑构件巧妙地运用了木雕、石雕、砖雕、铁艺和彩画等工艺,融合了圆雕、高浮雕、镂雕、阴刻等不同技法,富有审美情趣;被装饰在檩、梁、枋等建筑构件表面的彩画绚丽缤纷,极具风韵。

周家口灿烂辉煌的文化给周口关帝庙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历史上的周家口是漕运重镇,前来贸易的商人络绎不绝。明清时期,晋陕商帮出于联乡谊、协商事、定行规、结同盟等目的,在周家口集资兴建了山陕会馆——关帝庙。因此周口关帝庙建筑极具陕晋特色,又富有地域特色文化。

周口关帝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历史文化沉淀才形成现在的面貌。据了解,周口关帝庙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展次扩建、重修,于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全部落成,历时159年。整个庙宇坐北面南,占地面积36000多平方米,现存楼廊殿阁140余间,是河南省最大的关帝庙,仅次于全国最大的关帝庙——关羽老家山西解州关帝庙。

作为“周口八景之冠”,周口关帝庙以宏伟的建筑、高超的建筑技巧而闻名于世,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周口关帝庙为三进院落,山门、铁旗杆、飨殿、大殿、戏楼、拜殿、春秋阁由南向北,依次建于中轴线上;药王殿、灶君殿并东廊房,财神殿、酒仙殿并西廊房辉映于前院左右;东西看楼、东西庑殿建于中院两侧;老君殿、马王殿、瘟神殿居于东偏;僧舍客房则位于西院。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主体突出,格调高雅。

周口关帝庙建筑阑额装饰雕刻艺术,不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极具史料价值。从历史典故、戏曲故事、佛教故事、道教神话,到动物造型、花草装饰、吉祥图案等,周口关帝庙建筑阑额装饰题材丰富,包罗万象,贴近生活,特色鲜明。在周口关帝庙中,龙凤、牡丹图纹样式得到了大量运用,博古纹、鱼纹等也得到了广泛运用,甚至还运用了特殊的猴纹。这些图纹样式的使用和周口本地的历史变革、民俗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博古纹与猴纹的出现,代表着当时人们对升官发财愿望的追求,这和当时重视科举考核的传统社会观念关系密切。

来周口关帝庙的游客都会被独具匠心的彩画艺术所震撼。彩画是建筑实用价值和装饰美学的完美结合,周口关帝庙的飨殿、大殿、炎帝殿、河伯殿、拜殿、春秋阁、东西看楼、东西掖门等建筑遗存有彩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花戏楼屋面覆绿色琉璃瓦件脊饰,屋顶是重檐歇山顶,中置狮子绣球宝瓶。五踩斗拱,平板枋下锒蓝底金字“声震灵霄”匾,匾下精雕龙凤牡丹及戏剧人物故事。该楼玲珑精巧,装饰艳丽,旧时为演戏用的舞台。“声振灵霄”的意思是在这个戏楼上唱戏,声音可直达灵霄宝殿。这虽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却让人联想到过去花戏楼上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影响一方人。如今,每逢庙会、节庆之际,前来周口关帝庙参观游玩的商贾、香客络绎不绝。行走在周口关帝庙,使人顿觉宫阙巍峨、祺然有灵、厚重深沉。在这里,追寻先人的足迹,感悟周家口文化的玄奥,仿佛能穿越时空隧道,触摸到先人的思想与呼吸。

经过时光的打磨,周口关帝庙的文化印记,愈发光彩夺目。抚今追昔,人杰地灵的周口令人心生向往。如今的周口,正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时代内涵,继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叫响“道德名城 魅力周口”品牌。②6

2024-06-28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4523.html 1 在周口关帝庙感受古建筑魅力(行走周口大地 发现文物之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