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付永奇 田亚楠)“我们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干式厌氧发酵,生产出天然气、二氧化碳及生物有机肥,每年可处理全县20%左右的玉米秸秆,减排35万吨二氧化碳。”昨日,在豫天新能源商水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天然气项目厌氧发酵罐旁,项目副总经理吝璐向记者详细介绍玉米秸秆变废为宝的奇妙之旅。
商水县是农业大县,每年玉米种植面积约80万亩,产生秸秆约100万吨,秸秆处理难题成为农民的负担、生态的包袱。2020年,该县通过招商引资成立豫天新能源(商水县)有限公司,在亚洲开发银行的支持下,投资6亿元建设商水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天然气项目。作为全省“三个一批”重点项目,该项目于2023年12月建成投产,半年多来运营顺利。
“秸秆回收—粉碎发酵—提纯制气—尾渣制肥—返回田地,经过一道道工序,玉米秸秆化腐朽为神奇,成为居民做饭用的天然气。”在公司展厅,吝璐向记者介绍,该项目建有4条厌氧发酵机组生产线,年处理玉米秸秆20万吨,生产生物天然气1800万立方米、固体生物有机肥7.5万吨、食品级二氧化碳2.2万吨、沼液2万吨,年利润约3000万元。
“我们生产的天然气已经并入城市燃气管网,能满足商水县近一半居民的生活用气,成为豫东、豫南地区‘气化乡村’工程的补充气源。”该项目负责人张斌指着示意图对记者说。
发酵是秸秆处理的关键。相对传统湿法技术,该项目使用的干式厌氧发酵技术解决了黄秸秆工业化发酵过程中产气率低、气量不稳定的技术瓶颈,工艺成熟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具有产气效率高、能源消耗低、碳减排量大等优势。
“我们利用这个技术,能把尾渣制成肥料再送回田间,真正实现‘吃干榨净’,形成新的农业产业化闭环,达到农业、环境、能源多方共赢。”在高效有机肥制粒车间,吝璐指着一袋袋40公斤装的颗粒有机肥介绍说,2023年,经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亚洲开发银行专家鉴定,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及成套设备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周口市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科科长张玲表示,这个项目不仅能降低县乡政府管理秸秆禁烧的成本,保护大气环境,还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能源保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起到“延链、延补、延强”作用,极具推广价值。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