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佳
8月1日上午,梧桐树掩映的川汇区荷花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显得格外幽静,89岁的杜友兰上午10点多开始了自己的文化活动——敲大鼓。他在原周口电厂工作了40年,现在又在周口电厂家属院内的荷花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养老。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在这里,居住着60多位老人。记者随机采访了其中4位,他们都说:“在这儿,我非常幸福。”这种幸福,是真情的流露,自然而真挚。
据了解,至2023年末,周口市常住人口866.6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190.9万人,占比22%。老年人口增速加快,如何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是我市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了《周口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周口市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等方面,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批实践成果,为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提到‘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是直面当前养老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作出的关键改革举措。”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因地制宜
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一日三餐,四季烟火。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番茄炒鸡蛋、土豆炖牛腩、紫菜蛋花汤……8月1日中午,记者在荷花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餐厅看到,十几样色香诱人的菜品摆放在大餐盘中。干净的餐厅里,几位老人正在就餐,还有几位老人正排队挑选菜品。
82岁的李淑英是这里的常客,她告诉记者,她就住在周口电厂家属院,儿子上班忙,自己一日三餐基本都在这里解决。“菜味道不错,你看,我吃得干干净净。”李淑英笑着说。
前来就餐的郭玉凤点了一荤一素一汤,花了10元钱。“我一个人住,不想做饭。从家走到餐厅用不了10分钟,吃饭时还能和邻居们聊聊天,很开心。”郭玉凤说。
荷花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永梅告诉记者,除了向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还向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理疗、上门送餐、助洁助浴等养老服务。“选址在小区,就是为了方便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里养老,步行不超过15分钟就能享受到基本的养老服务。”她说。
适老化改造
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洗澡有沐浴椅支撑,日常起居有辅具助力,智能手环可以监测到老人的位置……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实施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以满足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走、康复护理等需求为核心,改善居家生活照护条件,增强居家生活设施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
淮阳区白楼镇沈庙村62岁的王德芹是该村低保户,身体患有残疾,行动不便,以前他很少出门。市民政局获知他的情况后,派工作人员上门评估,对其家庭进行了个性化“一户一案”适老化改造,在他的床边安装了扶手,在床前铺了防滑地垫,还为他配备了沐浴椅、可坐式拐杖和智能手环。“以前起个床都困难,更不要说出门了。现在起床有扶手,走路有拐杖,出去串个门还有防走失手环。”王德芹说,这都是托了党和政府的福。
淮阳区柳湖街道七里河行政村76岁的徐大爷是该村低保户,老伴身有残疾,符合家庭适老化改造条件。市民政局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在地面铺了防滑垫,在卫生间安装了扶手,还配备了沐浴椅、坐便器、换鞋凳和轮椅。徐大爷说,老伴残疾多年,子女都在外地务工,一个人照顾老伴很不方便,党和政府的适老化改造解决了他照顾老伴时的很多难题。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的部署,加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打造层次清晰、机构衔接、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让养老服务聚集在老年人身边、家边、周边,提高服务精准性、便捷性、可及性。”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相关负责人表示。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