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俊涛 魏东
心心念念一直牵挂着韩宇南和前何村,始终未能成行。
9年过去了,韩宇南、前何村现在什么样了?我们决定再去看看。
8月6日,记者在进村前的路口看到,一块鲜红高大的指示牌上硕大的“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服务中心”金色字体,十分显眼。
沿着笔直的水泥道路向里走有50米,一个高高矗立的巨型宣传牌上,印着韩宇南手捧西瓜微笑的图片,宣传牌后是一座座温室大棚。再向里走,可远远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的光伏电站和服装厂。旁边的文化广场上,有聊天的老人和正在玩耍的孩子。在村中站定,道路旁低矮的花墙和别致的门楼间点缀着不同的绿植,像是进了一个大花园。
9年前第一次来这里时,前何村还是深度贫困村,没有村党支部书记,全村2329人,三分之一是贫困户。村中大街上一个水坑连着一个水坑,鸭子在水坑里嬉戏,孩子上学需要家长背到学校,当地流传着“宁走三里黑,不走前何街”的俗语,村里的小伙子找媳妇都难。
推开村委会旧址的房门,韩宇南正笑眯眯地与一位老人聊天。他比9年前黑了许多,还是满脸笑容,憨态可掬。
看到记者到来,他显得有些惊愕。
说明了来意,记者开始打量周围:窗台下的办公桌上,放有一台电脑,屏保是韩宇南妻子潘丽英与村民一起扭秧歌的图片;桌子后面的书架上,摆满了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靠里的茶几上,零散堆着荣誉证书;另一边靠墙的茶几上,摆放着许多中药袋。
见记者一直盯着那些中药袋,韩宇南连忙解释,并热情引导着去村里参观。
他风风火火的样子,与9年前一模一样。
村中人不多,但凡有人出现,便会主动走上前来与韩宇南打招呼。
“韩书记来了,天这么热,你怎么还在村里转?快坐下歇歇,喝点茶再走。”正在门洞里乘凉的何金义看见韩宇南,连忙起身拉他坐下。
“这是刚从地里摘的羊角蜜,你尝尝甜不?”何玉夫、何双喜父子俩正在门口和泥,见韩宇南过来,何玉夫立刻停下,招呼儿子双喜进屋捧出几个羊角蜜,在自来水池边洗了又洗,用水果刀细心削了皮,硬塞到韩宇南的手里。
那情景,感觉就是一家人。
闲聊间,一位村委委员打电话告诉韩宇南,周口杂技学校的几位老师到了,让他立即到张先锋家里。
“张先锋是脱贫后社会保障兜底户,7年前与妻子离婚,带着两个女儿,今年一个8岁一个12岁,家中还有一个70多岁的老父亲。”前往张先锋家的路上,韩宇南解释说,“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说‘女孩受教育,改变三代人’,我也希望张先锋两个女儿的生活得到改变,于是联系了周口杂技学校。学校已经同意接收并愿意免除她俩的一切费用,原定今天来家访,张先锋开始也同意,但昨晚突然又变卦了。我与杂技学校的老师商量再去做做工作。”
在张先锋家,韩宇南苦口婆心劝说,张先锋一直闪烁其词,让韩宇南非常着急。
“你如果同意孩子去,我每月再从工资里拿出400元,资助她们到16岁。”韩宇南说。
这一决定,让同行的村委会同志有些担心:“你今天资助这个,明天资助那个,每年还给村小学一百多个孩子买棉衣,工资还能剩多少?”
一番话,把记者的思绪拉回到了9年前:韩宇南到贫困户高素真家走访,看到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拉着老人的手痛哭说“今后我就是您的儿子”,然后将身上带的全部现金都塞到了老人手里;孤寡老人何金居临终前,韩宇南和妻子一直守候在床前,看着老人安详离世;为增加村民收入,韩宇南自掏腰包几万元购进辣椒种子,让村民试种;为整修村中道路,韩宇南挨家挨户做工作,带头出工出力……
刚驻村时,韩宇南就立下了“前何不富,不回税务”的誓言。如今,9年过去了,他依然还是那样,初心不改。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