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5日
第03版:特别报道 PDF版

一朝入党 一生为党(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周口红色记忆)

——鹿邑县共产党员邵子奇的故事

晚年的邵子奇。(图片由邵子奇家人提供)

□记者 王锦春 王吉城

“1931年春的一天,邵子奇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及时将情报传给共产党员江梦霞、李梅村,使他们安全转移,免遭国民党反动派抓捕……”近日,在鹿邑县党史教育馆,邵子奇的孙子邵高魁饱含深情地讲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往事。

邵子奇和鹿邑县早期的革命“播火者”李梅村、江梦霞有什么关系?邵子奇为保护他们经受了什么磨难?

热血青年 光荣入党

“1904年,爷爷出生于鹿邑县城,曾用名邵良才、邵席珍,自幼进私塾学习多年……”邵高魁说,他们家是中医世家,爷爷邵子奇那一代是第四代传人。

邵子奇少年时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面对社会诸多不公平,邵子奇感到忧伤却无能为力,时常诵读文天祥的《正气歌》以明志。他渴望打破这个旧世界,迎来一个光明的新世界。

1927年秋天,中共河南省委派李梅村到鹿邑发展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李梅村原名郑鼎,又名李云鹤,安徽省霍邱县人,1925年入党,是一位有着极强组织能力的优秀党员。在鹿邑,他以鹿邑第一完小教师的身份为掩护,加入当地农民武装红枪会,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李梅村的到来,给红枪会带来新的生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红枪会一度达到3万余人。他们要求减免税收,惩办贪官污吏,形成震惊豫东的农民暴动。由于国民党血腥镇压,红枪会农民暴动遭受挫折。

血雨腥风中,中国革命处于低潮。1928年夏,中共开封地委书记江梦霞因叛徒出卖,被迫转移到鹿邑,与李梅村取得联系。江梦霞,原名江潜,又名江松樵,信阳潢川人,1923年入党,因昼思夜想在黑夜沉沉的神州大地上普照自由的霞光而易名“梦霞”。

两人志同道合,一见如故。1929年春,江梦霞到鹿邑女子小学教书,兼任“民智书社”经理。这时,女子小学地下党员已成气候,成立了以李梅村为支部书记、江梦霞为委员的党支部,这也是鹿邑县成立的第一个中共党支部。

1929年冬,中共豫东特委在鹿邑建立,李梅村任书记,江梦霞任宣传委员。

在此期间,邵子奇是鹿邑县的邮差,每天给各机关、学校送邮件书信,有了接近李梅村、江梦霞的机会。

都是热血青年,都有远大志向,交往中,邵子奇和李梅村、江梦霞逐渐成为挚友。1929年7月,经李梅村介绍,邵子奇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邵子奇在从事保密工作的同时,也成为李梅村、江梦霞的秘密联络员。

对美好新社会的向往、对革命胜利的渴望,如火般炽热,从入党那一刻起,邵子奇就暗下决心,一生紧跟共产党,愿为党的事业去战斗,实现人生理想。

传递情报 转移同志

1931年春的一天,乌云密布,继而大雨滂沱。邵子奇冒雨投递,将邮件送到县政府收发室,并与收发员闲谈。收发员见邮件被淋湿,就把邮件摊开放在桌子上晾着。这时,邵子奇猛然发现其中一封公文上有几行字:“查共产党员江梦霞潜逃鹿邑大肆活动,着即逮捕解省……”

这一“发现”,并不偶然。邵子奇常常利用邮差身份,注意从邮件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为我党传递了许多情报。

邵子奇敏锐地意识到,真正的暴风雨就要来临,一旦逮捕密令到了敌人手中,鹿邑党组织就会遭到毁灭性破坏。

怎么办?邵子奇故作镇静,借口有事,急忙赶到江梦霞的住处,将情况通知了他。两人商量后,邵子奇先将江梦霞送到城外一朋友家中暂时隐蔽。第二天黎明前,他又找到江梦霞,送去15块银元,并掏出自己的怀表赠给江梦霞。江梦霞趁着夜色匆匆离去。

邵子奇回到城里,又将“民智书社”楼上的党内宣传文件和进步书籍转移到自己家中。果然,天亮后,国民党县民团大队长带人搜捕江梦霞,查抄“民智书社”,结果一无所获。

鹿邑小城满城风雨,“鹿邑出了共产党”的消息不胫而走,李梅村的安全也受到威胁。邵子奇与李梅村商量后,秘密送李梅村安全撤离。

江梦霞、李梅村躲过一场劫难。江梦霞离开鹿邑后,回到家乡信阳从事武装斗争,后任鄂豫皖苏区留守自卫队政委,1932年在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战斗中牺牲。李梅村离开鹿邑后,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虎口脱险 返乡抗日

“鹿邑县共产党的重要人物先后转移,引起国民党的怀疑。我爷爷因与他们经常接触,成了重点怀疑对象。”邵高魁说,爷爷最终还是被捕入狱,九死一生……

1932年8月21日,不幸降临,邵子奇突然被捕,没经审讯直接入狱。邵子奇被捕后,敌人对他家进行数次查抄,封了他家的药铺。幸好,邵子奇家中所藏党的文件、进步书籍等早已被转移到邻居家,藏在一个棺材里,没被发现。

4天后,邵子奇被戴上脚镣、用一辆牛车改装的囚车押往开封。邵子奇的父亲邵贤曾得知后,遂跟押解人员一同前往,随时准备为儿子收尸,亦希望有机会帮助儿子脱险。

一日,由柘城县前往睢县途中,天降大雨,一行人只得寻店住下。这是个难得的机会。邵贤曾买了酒菜,请押解人员喝酒。

夜间,趁押解人员醉酒之际,邵贤曾背起儿子逃出5里多地,在一农户的帮助下,为儿子砸掉脚镣让其外逃。此后的岁月里,邵子奇辗转多地,有家不能回。更让邵子奇难受的是,他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邵子奇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了胞弟邵良辰。邵良辰积极参加鹿邑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后到延安抗大深造,走上了枪林弹雨的抗日战场。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共两党携手抗日。在外漂泊多年的邵子奇重返家乡,在太清宫一带组织爱国青年建立了抗日锄奸团。1941年8月5日晚,他率抗日锄奸团配合抗日游击队,突袭当地日伪警察所,缴获部分长枪、电话机,给日伪汉奸以沉重打击。

邵子奇兄弟齐抗日,成为鹿邑抗日战场上的一面旗帜。

在党的领导下,鹿邑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无数优秀青年抛头颅、洒热血,战胜一切困难,最终获得解放。

教育有方 润物无声

抬头仰望夜空,繁星点点,闪烁着神秘而遥远的光芒。许多人并不知道,其中有两颗星星,一个名叫“鹿邑星”,一个名叫“邵正元星”。其中,“邵正元星”正是以邵子奇的儿子邵正元命名的。

“我爷爷有两个儿子,邵正元是长子,我父亲邵正泰是次子……”邵高魁说,邵子奇对后辈教育严格。邵正元就是在邵子奇教导下刻苦学习,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作为从豫东平原走出去的美籍华人、天文学家、爱国华侨,邵正元多次受邀回国讲学,足迹遍及上海、南京、北京、昆明等地。他无私捐赠给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多种天文设备及观测仪器,向中国科学院捐赠各类书籍2.5万多册。为此,中国科学院特向鹿邑发来感谢信。邵正元从事天体物理和行星天文学,在行星研究和观测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生共发现7颗小行星。为永远纪念生养他的故土鹿邑县,邵正元将其中一颗小行星(国际编号第4776号)命名为“鹿邑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为表彰邵正元在研究和观测流星、小行星、彗星方面的杰出贡献,将第1881号小行星命名为“邵正元星”。

“我大伯邵正元不忘我爷爷的教诲,曾多次回到鹿邑,受到家乡人民热情欢迎。”邵高魁说。

二次入党 高风亮节

时光如流,岁月不居。邵子奇庆幸自己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鹿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在战争年代,邵子奇经历曲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鹿邑县工商联主席,鹿邑县政协第一届、第二届副主席。生活和工作中,不管面临什么困难,他始终相信党、依靠党。晚年时,他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重新入党,尽管当时他已近80岁。

“我爷爷主动要求二次入党,而不是恢复党籍,因为他认为自己曾有一段时间没有参加党的活动。这样做,会导致他享受的待遇降低,但他坚持以二次入党为宜。”邵高魁告诉记者。

1983年,鹿邑县志总编室的同志赴京查找鹿邑县的相关历史资料时,无意中从民国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的河南省政府571期公报中,发现了对共产党员邵子奇的通缉令,这为邵子奇是1929年入党提供了有力证明。

考虑到邵子奇为鹿邑党史和县志编纂工作提供了大量宝贵资料,鹿邑县委根据邵子奇的要求及本人表现,按照中央有关规定,于1983年4月报请上级批准,重新接收他为共产党员。这一消息,还在《河南日报》进行了报道。

邵子奇同事的后人没有忘记他。上世纪80年代,李梅村、江梦霞的后人曾根据党史资料,先后到鹿邑寻找父辈的救命恩人邵子奇,并向邵子奇表达敬意。

1990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邵子奇特意安排,丧事从简,去世后一定要火葬,带头移风易俗,这是他报答党的最后一次机会了。组织和家人尊重了他的意愿。他去世后,成为当地最早实行火葬的党员干部。

虽然邵子奇去世30多年了,但是鹿邑人民没有忘记他。

红色基因,永远传承。每到重要节日,在鹿邑县党史教育馆,邵子奇和他的战友李梅村、江梦霞的故事,被讲解员一遍又一遍声情并茂地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起;党员们在他们的展板前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接受党性教育……

2024-09-25 ——鹿邑县共产党员邵子奇的故事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51654.html 1 一朝入党 一生为党(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周口红色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