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峰
“一人生病全家忙”,基本是当下大多家庭护理病人的常态。这种护理方式给患者家属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负担。不少医院已经在尝试破解这一问题。据《工人日报》10月14日报道,为避免“一人生病全家忙”,目前全国不少地方正在推出“无陪护病房服务”,医疗机构按需聘用数量适宜、培训合格的医疗护理员,为患者提供照护服务,实现无家属陪护或只陪不护。
“无陪护病房”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无人陪伴”,而是由医疗机构根据患者需求,聘请经过专业培训、技能合格的医疗护理员,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照护服务,从而实现从“家属陪护”到“专业照护”的转变。这一模式的推出,不仅减轻了患者家庭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保障了照护的专业性和连续性,为患者创造了更加安全、舒适的康复环境。
从专业性的角度来看,医疗护理员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更科学地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制订个性化的照护计划,并在日常护理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病情观察等医疗规范,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这种专业性的护理,是家属陪护难以比拟的。
“无陪护病房服务”还可以兼顾患者的心理需求。在人地两生的医院环境中,患者和家属都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而专业的医疗护理员不仅提供身体上的照护,而且能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通过陪伴、沟通、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其心理压力。
“无陪护病房”的兴起,是医疗服务模式创新的重要体现,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将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有益借鉴。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为“无陪护病房”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医疗机构则需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护理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而在整个社会面上,我们应加强对这一模式的宣传引导,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共同营造良好、和谐的就医环境。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