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时代,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难免自问,为什么读书?要读什么书?该怎样读书?
关于读书的动机、读书的功用、读书的择类、读书的方法,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都给出了各自的见解。
为什么读,要弄清楚这个终身课题。
为了实用。读书实用论认为,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生存技能,创造条件改善生活,通过个人努力跨越阶层,改变命运,又有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说法,激发学习动力,难免有些过于狭隘。过度强调读书的功用性,往往遮蔽了读书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本义。
为了补缺。福楼拜说:“阅读是为了活着。”严文井说:“只要活着,我今后还要读一点点书,这是为了更深地认识我自己和我同辈人知识的贫乏。”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丰富精神生活,扫清知识盲区,弄通诸多问题,做到兼收并蓄,补齐认知短板。
为了沉淀。马克思说:“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个人成长,遇到的问题复杂多变,付出的代价或多或少。多数事物需要我们仔细考究、去伪存真,如何科学地求知?如何辩证地评判?我想“开卷有益”给了答案。多读书,才能更好地拓宽视界、匡正思维和明辨是非,说到底是沉淀自我、提升品质。
读什么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心性。
读历史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读史可以明智,一方面,了解历史的进程和变迁;另一方面,通过读人物传记,学习重大事件历程、重点人物经历。通过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思考,才能汲取历史经验,提高阅历见识,看待问题才会从大处着眼。
读会意书。陶渊明讲:“好读书,不求甚解。”从小学入学到工作生活,要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很多地方兴趣不大,就真的“不求甚解”,只知内容大概。但随着阅历增加,现在再读后一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就觉得阅读更有深意,颇有一种与古人、智者对话的求知心境。
读品位书。黄庭坚讲:“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孔子家语》云:“不知其人,视其友。”道出择友要慎重。同样,易中天先生说“不知其人而视其书”,巧妙地提出读书同样重要。
怎样读书,方法技巧因人而异。
惜时。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谓青春易逝、韶华难在正是同样的道理,一辈子可以用来读书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能读的书也是有限的。毛主席将床的一半位置留给了书,便是能随时取书、读书。鲁迅先生讲自己有个“随便翻翻”的阅读习惯,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学习仍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适己。林语堂说:“只读极上流的,以及极下流的书。”上流为经典名作,下流则为淘金拾缺。现如今,读书对金钱的成本要求并不算高,反而谋求对个人心性和志趣的认同。对于感兴趣的读物,可以反复读,尤其是经典名作;对于兴趣不浓的书目,可以泛读、跳读,不失为一种生活经验的积累,才不至于读死书。
博学。黄侃说:“所谓博学者,谓明白事理多,非记事多也。”讲的就是通过读书,明白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明理是一种智慧,是发现知识、运用知识、转化知识的能力体现,而不单是涉猎广泛,记住很多事情。
会疑。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一位文化学者曾讲要“有质量的读书与思考,多读有用之书,想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外化于言行”,在阅读过程中,既要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也要学会独立思考,在对作者观点批判的同时提高自身认知,否则便无进益。
善用。“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通过读书,将获取的知识学以致用,让学习实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同时,要做到知行合一,通过广博知识,查究因果关系,厘清事物逻辑,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白观察、总结、反省、思考、探索的重要性。这既是求知的通与思,更是一种遇则思变的能力转化。
学者已站在前方,拓出新境以飨读者,于个人而言,至少也有接触的义务!
(作者单位:周口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