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8日
第08版:淮阳新闻 PDF版

健全“四项机制” 探索“四种模式”

淮阳区着力推进农村垃圾日产日清(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本报讯(记者 侯俊豫 通讯员 王宇 吴新明) 今年以来,淮阳区以推进农村垃圾清运为抓手,健全“四项机制”,探索“四种模式”,深入开展农村垃圾治理行动,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4月,淮阳区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行动。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为淮阳区乡村事业发展中心配齐配强力量。各乡镇(街道)分别成立工作专班,确保事有人管、活有人干、责有人担。

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夯实农村垃圾治理基础。强化资金投入。区财政局拨出专项经费6000万元,保障全区农村垃圾清运保洁。各乡镇(街道)积极实施“五分钱”工程,筹集资金,专项用于所在村卫生保洁工作,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农村环境卫生属地管护机制,明确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辖区农村垃圾治理第一责任人、乡镇(街道)分管人居环境整治副职负责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明晰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组建稳定的农村保洁员队伍。配备农村保洁员5120人,将务工补助纳入区财政统筹,确保每个行政村都有稳定的农村保洁员队伍。建立健全农村保洁员职责制度、考核激励制度。明确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为本村卫生保洁直接责任人,完善村规民约和村卫生保洁制度,引导群众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强化设备保障。建设乡级垃圾中转站14处,统一调配垃圾清运车辆。根据乡镇(街道)日常垃圾总量和区域位置,配发各类大型垃圾压缩清运车49辆、大型勾臂车7辆、小型勾臂车9辆、收集车231辆,确保垃圾及时收集。完善农村垃圾收集点设置。根据乡镇(街道)常住人口数量,建成乡村垃圾收集站点4215处,配发垃圾桶5.93万个,并定期对破损垃圾桶进行更换。

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垃圾治理水平。制订工作方案。制订出台《2024年全区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等,以残垣断壁(危房)大拆除、环境卫生大扫除、黑臭水体大消除“三大行动”为抓手,持续推进“治理‘六乱’、开展‘六清’”行动,坚持“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标本兼治”的原则,对全区468个行政村2092个自然村的环境卫生进行全域全面整治提升。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印发《周口市淮阳区农村垃圾清运管理办法》《周口市淮阳区农村保洁员管理办法》《周口市淮阳区“周五村庄清洁日”制度》等管理制度,农村环卫保洁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探索“四种模式”。根据路程远近及各地实际情况,科学调度,探索实施四种农村垃圾清运模式,即小型钩臂车配合封闭式垃圾箱直运模式、垃圾压缩收集车定点收集直运模式、混合直运模式、大型钩臂移动式压缩车由乡镇(街道)垃圾中转站转运模式,各种清运模式优势互补,以较小投入实现较好的农村垃圾收集清运效果。实施定量考核。每月对各乡镇(街道)垃圾清运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当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考评成绩。全区农村垃圾日清运总量由200多吨增长到750吨以上,所有垃圾进入区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实现由“短期清脏”向“长期清洁”转变、由“一时美”向“持续美”转变、由“一片美”向“全域美”转变。

健全监督问效机制,全面压实农村垃圾治理责任。落实“日督导、周通报、月观摩”监督机制,成立四个专项督导组,每天深入乡村督导垃圾清运工作,发现问题立即交办、限期整改、跟踪问效,确保问题见底清零。区党政主要领导每月带队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观摩评比。年终考核总评,奖励先进、问责后进,把工作成效与经费支持、工作支持、政策扶持、干部待遇、晋级评优挂钩。今年以来,淮阳区已组织月观摩活动11次,下发督导通报45期。

2024-11-08 健全“四项机制” 探索“四种模式”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59708.html 1 淮阳区着力推进农村垃圾日产日清(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