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付永奇
“胡辣汤,在周口,餐桌上面天天有。素包子,肉煎包,皮薄馅多价不高。八宝粥,豆腐脑,妈糊黄豆配得好。豆沫浓,豆浆白,烧饼海带夹起来。菜角香,糖糕甜,茶叶鸡蛋不平凡。油条香,油馍软,油条加酱豆皮卷。硬锅盔,炸肉盒,萝卜粉条小烙馍。芝麻叶,绿豆面,酸浆面条很留恋。烧麦美,蒜汁浇,菜馍煎饼小笼包。羊肉汤,牛肉汤,蒜黄香菜大碗装。以上品种天天有,美味早餐在周口!”
这首打油诗的作者叫苗秀海,是我市知名厨师,号称“豫东餐饮界第一诗人”,其诗被食客笑称“苗氏打油诗”。苗秀海擅长就地取材,即兴赋诗,以幽默调侃之语活跃气氛。记者慕名采访刚落座,他的诗就来了:“今早喜鹊叫,知是贵客到。寒舍来贵宾,气氛最温馨。”“眼镜端庄戴,小伙非常帅。笔本拿手间,文化不一般……”
“我创作打油诗主要是为了记录美食、教化徒弟、活跃气氛、倡导文明。”笑声过后,苗秀海正式接受记者采访。
苗秀海家在周口城乡接合部,“60后”,自幼喜欢唱歌、唱戏,高中毕业后走出小村庄,投身餐饮界,后创办“秀海饺子居”。他勤奋好学,曾拜豫菜泰斗韩新忠、陈进长为师,尽得其精髓,多次获得全国、全省烹饪比赛大奖,后被评为中国烹饪协会注册烹饪大师,当选为市名厨专业委员会主席。他培养的40多位徒弟遍布各地,成为豫菜烹饪技艺传承人。
“面条入锅煎金黄,出锅倒出放一旁。另外起锅放入油,肉丝炒香放配头。芹菜豆角绿豆芽,根据口味随便拿。加汤加味放上面,盖上锅盖三分半。蛋花清汤配一碗,周口土话叫正点。”苗秀海告诉记者,“我文化水平不高,教徒弟时常用打油诗!”几年前,在教徒弟做老周口炒面条时,几个小伙子总是记不住要领,于是他创作出这样的土教材。徒弟们认为,这样的打油诗合辙押韵、好学易懂,不仅巧妙概括了炒面条的特色,还帮助他们记住了烹饪技巧,指导了实际操作。
这几年,随着饭店越做越大,他开始琢磨酒店管理艺术。针对服务人群,他创作了前厅管理五字歌:“客到提前迎,服务要热情。问声贵宾好,脸上带笑容。热茶端上后,菜单送手中。客人来点菜,条条要记清。定菜要重复,遗漏可不中。汤菜上齐后,要对客讲明。客人谈公务,回避要主动。就餐结束时,引领把账清。盘中有余餐,打包问一声。送客要施礼,道谢要先行。”
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人们社交活动的一部分。为普及餐饮礼仪常识,教育初上酒桌的年轻人,苗秀海经常现场创作打油诗,边吟诵边示范,寓教于乐。例如:“宴席饮酒学问多,亲人长辈优先喝。敬人喝酒自己先,喝完再把酒杯端。敬酒务必要站起,双手举杯向贵客。谦逊酒杯比人低,敬酒最好按顺序。敬过之后再碰杯,以显客人很尊贵……”为了倡导文明饮酒,防止醉酒误事,他创作了一大批挡酒打油诗。例如:“只要感情好,不管喝多少。只要感情有,饮料也是酒。”“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是多少。相聚便是知心友,喝啥都是好朋友。”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打油诗简洁明了、朗朗上口,不仅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能传承餐饮美食文化,深受市民喜欢。“近几年,为增强顾客就餐体验,助推餐饮经济复苏,我每年都要创作上百首打油诗。”苗秀海告诉记者,“希望我的打油诗能为周口的烟火气注入更多文化味,能为灯火里的中国送上暖暖的欢乐。”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