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现理
《周口日报》在2025年8月1日就创刊35周年了。我心生感慨:每一期报纸、每一篇文章,都是我的精神食粮和新闻写作路上的学习教材;每一位善良的编辑、每一位敬业的记者,都是我的恩师益友。
我今年53岁,出生于老子故里鹿邑县,1992年3月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至今已32年。记得我发表处女作《槐树李村民有了“科技学校”》时,《周口日报》还是四个版的黑白小报。从那时起,我就爱上了这张报纸。
1995年3月,我离开村小学,到贾滩乡政府办公室工作。专业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后,我不断给自己充电加油,认真阅读《周口日报》,并按月整理、存放。后来,我以突出的成绩,被周口日报社表彰为1995年度“优秀通讯员”。当时,全县有100余名新闻报道通讯员,鹿邑县只有5人被表彰,我是唯一一名乡镇通讯员。
那时投稿都是邮寄,为了新闻稿件的时效性,我去报社送过几次稿件,认识了几位编辑,后来得到他们很多帮助。
1996年至2001年,我连年被周口日报社表彰为“优秀通讯员”。当时鹿邑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的一位副科长在一个新闻培训班上说:“李现理作为在基层乡镇工作的一名通讯员,平时以自由方式投稿,每年发表十多篇各版头题,是无人能比的‘鹿邑第一名记’。”还解释说,我能连年被报社表彰为“优秀通讯员”,是报社依据每一名通讯员的发稿数量和质量研究决定的。
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我在鹿邑县公安局宣传股工作期间,在《周口日报》发表了100多篇稿件。2014年10月,我到县城市管理局工作,深入基层采访的时间有限了,稿件写得少了,但我没忘记学习,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阅读《周口日报》电子版上的稿件,发现重要文章和好的新闻图片,就及时学习、下载。
多年来,鹿邑县有8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其中贾滩占3人,都是我在《周口日报》发表专题报道后被社会关注的。
2018年12月,我出版了一本集子《二十六年新闻路》,包含自己发表过的180篇稿件,共28.2万字。其中,在《周口日报》上发表的新闻稿件居多。
如今,我的身份由以前的学新闻、写新闻的新闻报道通讯员,转变为研究新闻和传播新闻的“教员”,经常被一些单位邀请去交流新闻写作知识。
非常庆幸我这32年的成长有《周口日报》相依相伴,才有了坚持不懈的写作动力,提高了素质、增长了才干、锻炼了意志、陶冶了情操。
我坚信,《周口日报》会越办越好!我坚信,我会与《周口日报》这位相濡以沫的老朋友,相依相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