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锦春 王吉城
为什么说淮海战役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周口人民在淮海战役中涌现哪些支前模范?12月5日,记者走进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聆听70多年前发生在淮海大地的动人故事,追寻周口籍支前模范红色足迹和人民战争胜利的密码。
在这里,记者闻到了当年的“硝烟味”。2000余件珍贵文物、1000余幅照片、近千份档案,14处艺术场景和11个互动展项,生动再现了淮海战役胜利全景。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这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中国人民解放军以60万人的兵力对抗国民党军80万人的兵力,以伤亡13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共计55.5万人。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战场上,人民解放军听党指挥,艰苦奋战、英勇无畏、舍生忘死。在解放区的土地上,人民群众积极生产、筹备物资,踊跃支援前线,支前民工达543万人。
淮海战役期间,周口人民踊跃支前。在支前作战的日日夜夜,广大民工冒枪林弹雨、忍风雪饥寒,依靠人力和落后的工具随军千里远征,与人民军队生死与共,心连在一起,血流在一起。战役期间,有的在支前途中遭敌机轰炸,英勇牺牲;有的带病参加支前,在寒冬恶劣环境下,倒在支前征途;有的负伤后坚持工作,伤势恶化,不幸去世。他们用生命书写了人民战争胜利的光辉篇章,为支援淮海战役作出巨大贡献。
展厅内,我们追寻到周口支前模范的荣光。展出图片有项城县担架队在1949年元旦庆功表彰支前模范大会上的全景。周口支前群众中,在淮海战役纪念馆支前英名墙上留下姓名和照片的,有徐乃祯、李志保、赵长生、夏哑巴4人。
徐乃祯,商水县胡吉镇东胡行政村人,淮海战役支前模范的杰出代表,牺牲时是河南省担架队队员。李志保、赵长生、夏哑巴来自项城,其中李志保获得支前“特等功臣”荣誉称号,赵长生、夏哑巴获“支前模范”荣誉称号。他们是当年周口人民踊跃支前的缩影,也是周口人民的骄傲。
在纪念淮海战役胜利75周年专题展区,徐乃祯和解放战争时期支前英模的杰出代表、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2021年“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的事迹并排展出,感动着参观的每一个人。纪念馆工作人员说:“徐乃祯烈士生前给伤员喂水喂饭的饭碗已在外地巡展,要让更多人知道他的故事。”
如今,在通往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道路两侧,收录有14块烈士语录展板,其中就有徐乃祯烈士的语录:“打敌人我也有一份,我坚决得去!”这位来自周口的普通农民,以一句普通的话语,道出了翻身农民不一般的胸怀与觉悟。
淮海战役中,正是因为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我军气势如虹,仅用60余天便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夺取胜利后,陈毅元帅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人民战争胜利的密码。
周口有许多支前民工获得荣誉和表彰,由于时代久远,他们的故事湮没在历史中。淮海战役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不断收集整理当年各地支前的资料,丰富展览内容,使观众能够在参观时立体地感知历史,追寻先辈足迹,汲取智慧和力量。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