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脱贫并非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乡村振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市积累了一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典型做法、先进经验,即日起,本报遴选相关典型进行采访,推出系列报道和融媒产品,敬请关注。
□记者 徐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过去一年,郸城县多肉花卉产值上亿元、5G辣椒种植面积近6万亩、葡萄成为名片、青年鸭产品走向全国、黑皮冬瓜供不应求、大棚蔬菜产值1.5亿元、立体水产养殖鱼儿肥……一个个农业品牌,书写了稳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扎实答卷。
“一个‘增’字,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可感可及、得到实惠’八个字说到了农民的心坎里。作为全国产粮大县,我们要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让‘粮满仓’的同时,也让农民‘钱袋满’。”郸城县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走访宁平镇康全水产养殖基地和城郊乡建全生态养殖场时看到,他们创新实施“立体化食物链”生态养殖技术,将鱼塘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养殖花白鲢,中层以养殖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青鱼为主,底层主要养殖鲫鱼、鲤鱼。他们采取“公司+基地+村集体经济+养殖户”模式,辐射带动全县10多个乡镇和周边县市发展水产养殖1.1万亩,年产值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
“来,尝尝,这些小西红柿全部采取无公害种植,绝对是儿时的味道。”在郸城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数字蔬菜农场,三禾益民公司相关负责人杨鹏自信地说。郸城县与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发展日光温室大棚619座,带动4000多人就业,年产值1.5亿元。
该县以汲冢镇为中心推广5G辣椒产业化种植模式,依托中广德农公司,建立了辣椒产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设计产业链并常年提供技术指导,打造了全产业链示范中心,建设了智慧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县发展辣椒种植面积6万亩。
青年鸭产业是郸城县特色农业的新兴产业。该县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在巴集、南丰、张完、丁村等乡镇养殖青年鸭100万只;发挥“唐桥鸭蛋”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效应,延伸产业链,发展鸭蛋深加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此外,宁平镇、钱店镇等地的葡萄种植面积已突破4000亩,安置千余人就业;位于汲冢镇的好多肉园艺公司,多肉种植面积500多亩,带动创业就业300多人,年产值达1亿元;以钱店镇、东风乡、石槽镇为中心建设的5万亩黑皮冬瓜种植基地,让2万户群众鼓了钱袋子;以百年康鑫、固元本草医药等企业为依托,建设5万亩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提高郸城中药材的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以河南德祥昇公司为依托,在虎岗、吴台、李楼、胡集等乡镇建设5000亩白菜、娃娃菜种植基地,年产酸菜1万吨,年产值6000万元。
郸城县始终坚持“延链补链扩规模,巩固提升创品牌”的发展思路,按照“因地制宜、长短结合、集群发展、龙头带动、三产融合、群众参与”的原则,发展现代农业,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