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5年02月19日
第04版:2025周口两会特刊 PDF版

回眸二○二四稳中求进谋发展 展望二○二五实干笃行绘新景

——周口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记者 何晴 黄佳 苑美丽 李艳华 李凤霞

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形势和多重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坚强领导下,锚定“两个确保”,加快实施“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以“十二个紧盯”促发展,以“五个清单”抓项目,以农业强市“七个专项行动”强基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中向好、进中提质,现代化周口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生产总值达到3635.62亿元,同比增长6.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

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71家

粮食总产183.7亿斤

新增城镇就业7.3万人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生产总值达到3635.62亿元,同比增长6.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8%,居全省第1位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居全省第3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居全省第4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

●新增“四上”企业908家,实施“三个一批”项目327个

创新能力加速集聚

●新增专利授权3097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亿元

●周口高新区、沈丘高新区、项城开发区、国家农高区获评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11个开发区创新中心建成投用,伏羲实验室正式运营,周口智慧岛在省评价中位列第一方阵

●全球领先的“轧机之王”周钢宽厚板项目试车成功,入选“世界钢铁工业年度十大技术”

●巨鑫生物“庆卡霉素”获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新一代抗生素空白

●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43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71家,均创历史新高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6%、10.1%

●益海嘉里140万吨大豆、100万吨玉米和瑞茂通120万吨大豆蛋白等项目竣工投产

●纺织服装产业规模、效益全省第一

●西华智能零部件、川汇绿色建材、鹿邑美妆彩妆等产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总数达到6家,居全省第1位

●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340个,新增省级智能工厂(车间)19家、绿色工厂6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5家

●项城、沈丘、太康开发区分别入选国家级重点园区水效领跑者、省级开发区数字化转型标杆、全省转型升级试点开发区

城乡融合步伐加快

●平安大道、环湖路等一批城市道路建成通车,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三期建成开放

●成功获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区创成国家5A级景区,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获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粮食总产183.7亿斤,连续7年超180亿斤,稳居全省第1位

●新增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农村新型经营主体4087家

●新改建农村公路1238公里,连通沟渠1.1万公里,治理农村黑臭水体387条,天然气行政村通气率90.5%

●161个乡镇物流综合服务站、4344个村级物流服务点完成改造提升

●培育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60个,鹿邑入选豫产优品十强县

●沈丘、西华荣获第二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

●中心城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首次突破20%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完成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64项,17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实施,办件量2.15万件

●“三个之外无审批”持续优化,办事材料压减30%,办事时间压缩80%

●扩面做好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贷款余额2891.8亿元,增长12.2%,居全省第2位

●新设经营主体29.8万户,增长49.7%,居全省第1位

●快递业务总量增长74.3%,居全省第1位

●200万标箱智能化小集作业区、疏港铁路专用线、沙颍河航运信息中心三大标志性工程全面开工

●新开通集装箱航线8条

●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5205万吨,增长27.5%,集装箱达到16.3万标箱,增长56%

●成功举办第四届周商大会,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45个,总投资1425亿元,中核新型储能产业基地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

民生保障不断增强

●新增城镇就业7.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新增技能人才20.9万人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189所,新增学位4.3万个

●建成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3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5所医院升级为三级医院,6208家医保定点村卫生室全部用上集采药品,周口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公立医院改革经验全国推广

●建成老年助餐场所716个,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累计80所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越调剧团送戏下乡演出超130场

●成功举办首届周口伏羲文化旅游节、“三川十馆·春会”和中国杂技大联欢等系列活动,旅游综合收入超300亿元,增长1.6倍

●改造老旧小区8293户,1.6万套安置房建成交付,保交楼、保交房超额完成国定省定任务

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四高四争先”,围绕建设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着力实施高效能治理,以“十二个紧盯”促发展,以“五个清单”抓项目,以农业强市“七个专项行动”强基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重点工作

充分挖掘内需潜力 巩固经济持续向好态势

1.抢抓宏观政策“窗口期”

●分级分类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

●力争贷款增量突破380亿元,新增存贷比50%以上,推动资金更快更多流向实体实业。

2.筑牢有效投资“压舱石”

●高质量推进“两重”项目建设

●加快建设平漯周高铁、疏港铁路专用线

●确保沈卢高速沈遂段、兰沈高速兰太段建成通车

●确保429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

3.打好促进消费“组合拳”

●“以旧换新”补贴全流程时间压缩到20个工作日以内

●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消费热点,发展新兴经济

●培育“小而美”“专而精”特色店铺100个

●精心办好伏羲文化旅游节、荷花节等节庆活动

●加快推进杂技文化产业园二期建设

●推动老子故里旅游区提档升级

●举办促消费活动100场以上,推动特色街区、打造智慧商圈

●推进黄淮农产品大市场提档升级

●支持郸城、鹿邑、商水争创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

发挥港航枢纽优势

打造临港产业发展高地

1.打造港口枢纽

●建成200万标箱智能化小集作业区一期13个泊位

●开工建设沙颍河应急救援综合基地、新能源重卡配套服务中心等项目

●积极申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港口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周口联动创新区,建成内河港口海关监管作业区

2.壮大临港制造业

●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

●推动周钢二期宽厚板、龙都电磁新材料、周海粮油产业园等多个项目投产达效,加快绿色智能船舶制造基地、中储粮仓储、中农保供基地、瑞茂通二期等项目建设

●突出抓好生物化工园区建设,推动鑫丰生物、海盛生物等项目投产达效,加快生物经济共享产业园、颍海低聚肽提取等项目建设

3.大力发展临港物流

●增开国际国内集装箱航线8条以上

●引育物流贸易平台30家以上

●确保临港物流贸易额突破200亿元、货物吞吐量超过6000万吨、集装箱超过22万标箱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加快建设工业强市

1.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高质量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创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0家以上,实施科技攻关项目50个以上,新增专利授权3000件、注册商标1.4万件,确保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0%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5%以上。

●高质量建设国家农高区

●深化国家高新区创建

●支持伏羲实验室创建省重点实验室

●推动智慧岛打造创新服务集聚高地

2.突出产业集群化发展。

●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

●力争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创成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积极布局新产业新赛道,着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3.大力培育优质企业

●市级层面遴选龙头骨干企业10家,县级层面筛选高成长性企业30家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4家、“头雁”企业3家

●新增经营主体3.5万户,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0家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率先建成农业强市

1.筑牢粮食安全保障根基

●建设245万亩小麦、280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区,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2064万亩以上

●新连通沟渠1.7万公里以上

●实施周口大闸重建、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等项目

●落实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支持商水、郸城、鹿邑创建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

●推动小麦、大豆、花生等农作物新品良种通过国家审定

●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90.5%以上

2.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紧盯农业强市“3个5”目标

●打造“周口特产”IP

●支持扶沟、黄泛区农场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

●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

●深化产业帮扶

3.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9%以上

●打造省级和美村60个、富美村120个

●加快淮阳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导区建设

●建成“四好农村路”600公里

●稳步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综合整治,盘活乡村闲置低效土地

●加强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利用

●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

聚焦城市能级提升 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1.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进会展中心、文化场馆规划建设,强化便民服务中心配套服务功能

●提升中心城区医疗教育保障水平

●力争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深化城市有机更新

●统筹推进城市重点片区改造提升,加快沙南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更新

●实施城市更新项目110个,改造老旧小区53个,建成交付安置房3990套

●用好国家政策盘活闲置存量土地,抓好停工房地产项目复工复建

●加大密度低、品质高、配套优、环境美的住房供给

●扎实推进中心城区集中供暖

●大幅减少城市内涝积水点

●新建公共充电桩1400个,新增停车位1万个

●提升改造一批口袋公园、街边游园

●推进武盛大道南延、建设大道东延等项目建设

3.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力争每个县市区培育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全市再打造2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实施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持续完善基础设施

●统筹推进7个县域副中心建设,实施建制镇整体提升工程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增强内生动力活力

1.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深入实施“引金入周”工程

●完成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深化农机、农技、农经“三支队伍”改革

●稳妥推进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积极承接和落实财税体制改革

2.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

●全年招引亿元项目100个以上,打造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聚焦17个产业链,紧盯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精准引进补链延链强链项目

●举办第五届周商大会

●推进临港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

●加大外贸企业引育力度,扩大实际利用外资规模,支持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发展

●加大国际友城创建力度

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加强政企常态化对接交流

●常态化开展产销、银企、用工对接

●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强化跨部门综合监管

●提升“市区县园乡站村点”现代物流体系服务水平

●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持续保障改善民生 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1.全力稳定扩大就业

●新建市县零工市场、乡镇零工驿站、村级就业服务站111个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返乡创业1.4万人

●实施大规模技能培训提升行动,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5万人,培育人力资源品牌10个

2.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新建改扩建学校146所,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50所

●推动职普融通发展,综合高中班试点学校达到5所以上

●支持周口师范学院申办硕士点

●推动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扩建升本,加快河南科技职业大学、周口理工职业学院等新校区建设

●积极筹建周口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周口农高区职业学院

3.精心守护人民健康

●医疗检查结果互认事项扩至200项

●加强各医院新院区投用,新创成1所三级甲等医院

●高水平举办周口市第五届运动会

4.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加快建设平粮台古城遗址公园、时庄考古遗址公园、豫东文物考古院

●启动太清宫唐宋宗庙建筑基址考古发掘与保护展示工程

●开展夏代遗址群落发掘研究,打造周口历史文化核心展示区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创作一批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文艺精品力作

5.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全面落实国家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政策

●强化社保医保基金监管,推动集采药品进基层提质扩面

●建立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全面落实生育支持政策

●推进23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成102个村级标准化养老服务点,完成7620户特困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坚持全面绿色转型 扎实推动美丽周口建设

1.深化大气污染防治

●扎实推进产业、运输、用能等结构性调整

●推动重型运输车辆绿色置换,提升重点行业清洁运输比例,加大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整治力度

●深化扬尘源头治理,加强道路扬尘、工地扬尘等精细化管控

●强化重污染天气分类分级管控

2.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分级,创成B级及以上企业30家,推动涉钢企业整体创A

●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建成5家绿色工厂。

3.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

●积极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

●深入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

●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持续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突出风险防范化解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高效推进债务置换,加快存量债务化解,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稳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

2.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专项行动

●加强消防安全综合监管

●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统筹抓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突发环境应急应对等工作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救援力量建设

3.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2025-02-19 ——周口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67643.html 1 回眸二○二四稳中求进谋发展 展望二○二五实干笃行绘新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