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4年,沈丘县委、县政府高位谋划,凝心聚力,坚持抓好“工业强县、产业兴县”“率先建成农业强县”“中心城区提质更新”“竭力改善民生福祉”四件大事不动摇,接续发力,踔厉奋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丘篇章。
●全年生产总值391.9亿元,增长7.4%,高于全省2.3个百分点,增速全市第四,总量全市第二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68亿元,增速9.4%,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5%,高于全市2.4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75亿元,增速6.3%
●居民可支配收入2.35万元,同比增长5.6%
●工业用电量完成8.45亿千瓦时,增速16.06%,增速全市第二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36.3%,高于全市2.4个百分点,增速全市第一
●新增入库“四上”企业81家
重点项目滚动壮大
凯旺科技年产3500万套连接器生产线投产运行;5600毫米宽厚板项目建成投产;年产120万吨瑞茂通大豆蛋白加工项目投产达效;龙都电磁新材试生产……
2024年,沈丘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战略不动摇,持续掀起“全域招商、全员招商、全产业链招商”热潮,更多头部企业和优质项目落地沈丘并投产达效。优化主导产业发展布局,重点推进钢铁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加快推进食品产业集群规划组装,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规模。持续实施工业发展“1+10+2”工程,扎实做好要素保障,全力以赴推动千亿级钢铁产业集群、百亿级食品产业集群、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速形成。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全年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17个,改造智能工厂1家、智能生产线1条,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居全市第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9家、居全市第二,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8.3亿元、居全市第一,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15.6%,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93%,规上制造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94.5%,新增专利授权337件,成功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全省数字化转型现场会在沈丘县成功举办;县开发区被评为省级数字化转型标杆。
乡村振兴成果丰硕
2024年,沈丘县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7.5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粮食总产量18.69亿斤,连续7年保持在18亿斤以上,夏粮、秋粮单产均居全市首位。创建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两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42个。创建市级农业产业园4家,培育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冷链物流港、康馨智慧商贸产业园建成投用,19个乡镇物流综合服务站、95个村级物流服务点完成改造升级。培育电商村50个,规上快递企业业务量增长63.7%、居全市首位,入选第二批全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领跑县”,其中,“树立‘三村’理念、增强‘三力’能级”典型做法被列入商务部典型案例。全域“三网”建设成效显著,新改建农村公路82公里,连通农村沟渠1539公里、治理农村黑臭水体43条,经验做法受到省长王凯批示肯定,并在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现场会作典型发言、在全省农村沟渠连通整治会议上推广。
城市品位提质更新
持续推进“1+5+‘十百千’”工程,统筹抓好一批民生工程、安全工程。濮新高速沈丘至豫皖省界段建成通车,人民大道、长安东路等5条城区道路建成通车;初心文化主题公园、红闸湿地文化主题公园、沙河湾森林公园、中华诗词文化长廊、中华故事文化长廊等建成开放;青甜小镇、红木文化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金丝猴食品公司被推荐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改造老旧小区851户,2751套安置房建成交付,交付保交楼815套、保交房1174套,整体交付率100%;实施城市增绿补绿工程,城区绿化覆盖率42.2%,同比增长1.3%;建成城区日间照料中心12个,建设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5处,“观云山驿站”被评为“全国最美驿站”。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2024年,沈丘县持续实施教育振兴“133工程”,城区18所(新建、改、扩建)学校和5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成投入使用,2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提质,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试点开展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七统一”一体化管理,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就诊人(次)增长141.58%、就诊费用下降35.37%。标准化村卫生室、天然气通气、5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建成村级“两堂三中心”166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加强脱贫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持续推进城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居民消费载体、养老体系建设更加完善,群众活动更丰富、生活更舒心。
乘势而上千帆竞,不待扬鞭自奋蹄。2024年,沈丘县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劲头,确保了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